淡水路,远去的文艺范

09.09.2015  11:01
淡淡的淡水路



不知道为什么,一看见路牌上,“淡水路”,这三个白色的字,会让人心里有一种淡淡的喜悦。
淡水路横穿淮海路、太仓路、兴业路、自忠路、建国西路。法租界时期,它叫“萨坡赛路”,是以一个法国人的名字命名的;抗战胜利后,改名叫“淡水路”,则是用了台湾的一个地名;民国35年,以辛亥革命时期上海都督陈英士(其美),改名“英士路”;1950年,恢复“淡水路”的路名。
尽管穿越了多条喧哗的马路,但是,在上海,淡水路依然算是一条极其普通的小马路,但就是这条幽幽静静的马路,一切就像它的名字那样淡淡的。
卢湾区一中心在淡水路上,有一所小学,过去叫“萨坡赛小学”,解放后,改为嵩山区第一中心小学,再后来,就是上海人都熟悉的“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


萨坡赛小学,过去是法国人办的学校,当时法国人在上海办了两所小学,另一所在西藏南路南洋桥,叫纳格那小学。

前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夫人章含之,也是萨坡赛小学的校友,她二年级前在圣心小学,三年级到了萨坡赛。1946年毕业,同年进入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附中上学,那个学校就是现在的向明中学。寻找“萨坡赛路290号


淡水路332弄1号,一幢临街的三层小楼。花园里,一尊农工党创始人之一邓演达的半身铜像安置在中央———这里就是农工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的会址。 经整修后的农工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的会址 为了找寻和考证历史上的这个“萨皮赛路290号”,各方人士足足花了近20年的时间,2009年,农工党中央才正式为该会址挂牌。1930年8月9日,邓演达主持召开了有10个省区代表参加的,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农工民主党前身)。


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

这个会议被认为,是我国民主党派开始活跃政治舞台的主要标志。当年,一条线索帮助了这次寻踪:萨坡赛路290号,这里当时是著名音乐家黎锦晖的住宅。
与会者罗任一曾在回忆录中记载:“开会地址是借用黎锦晖的住宅,伪装宴客从午后七时开到十时”。

著名音乐家黎锦晖


最后,在黎锦晖的太太梁惠芳的帮助下,通过黎锦晖的回忆文章和一本王人美的回忆录《我的成名与不幸》,才发现了这栋房子的一些特点:有独立亭子间,有楼梯直接可上去;该房子与隔壁房子间距较近,当年歌舞团排练时,因琴声影响,被洋人邻居告到巡捕房....14号,民国的忧伤
法租界萨坡赛路14号。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同盟会元老陈其美


1916年5月18日,陈其美在这个日本侨民山田纯三郎的寓所被枪杀。如今,14号的旧址,淡水路92弄2号已遭拆迁,现在这里是公共绿地。
暗杀高手”陈其美,字英士,浙江湖州人,生于 1878 年 1 月 17 日。

陈其美从外表看文质彬彬,一介书生的样子,然实际上他却以行动果断、敏捷而著称,时人称其有“四捷”,即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他尤其擅长暗杀活动,被孙中山称为,“第一次革命,于沪上握东南之锁钥,其功最大”,亦被外界视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
云南护国讨袁军起后,陈其美继续在江浙一带策动反袁军事行动,屡次起事,为袁世凯所忌恨。陈其美在寓所被害后,当时的法租界华人探长黄金荣,亲自负责、全力追凶。



当年的陈其美寓所,萨坡赛路14号

各大报纸的号外头条,赫然刊登着孙中山手书的四个大字,“失我长城!” 孙中山亦不顾安危,亲临萨坡赛路14号祭奠,高度评价了陈其美,“忠于革命主义、任事勇锐,百折不回” 的一生。
后人为纪念他,特意将虹口一条南北向的马路,改名为其美路(今天的四平路)。繁华落尽的204号1925年,文学青年丁玲和胡也频恋爱并且同居了,他们搬到香山住,快活得好像神仙。
文学青年丁玲和胡也频 另一位文学青年沈从文,则经梁启超和北京大学教授林宰平的介绍,到香山慈幼院图书馆当办事员。
这三个人,在1925年的秋天认识了,随后,一同租住进了法租界萨坡赛路204号(今天淡水路204号)——这是一幢值得纪念的房子,在这里,三个青年都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笔。



他们在这里创办了红黑出版社,并出版了《红黑》杂志,随后,开始出版“二百零四号丛书”。与此同时,他们还为人间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人间》杂志。


施蛰存回忆,萨坡赛路204号仿佛在一家牛肉店楼上,他有时去拜访:“从文都在屋里写文章,编刊物,管家。他们三人中,丁玲最善交际,有说有笑的,也频只是偶然说几句,帮衬丁玲,从文是个温文尔雅到有些羞怯的青年,只是眯着眼对你笑,不多说话”。
直到1931年,这三个人的友情都是牢不可破的,尽管他们的政治观点,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1931年1月初,胡也频被捕,沈从文营救未果,2月7日,胡也频在龙华遭枪决——这大概是沈从文、胡也频和丁玲,这三个人的最后一幕,似乎也是他们友谊的最后一刻。
此后,剩下的两人为了躲避危险,曾在204号有过一段短暂的同住。随后,沈从文听从了徐志摩的建议,前往北京,丁玲则继续投入了胡也频未竟的事业。
文人、雅士在和沈从文搬到一起租住之前,丁玲和胡也频的旧居,就在淡水路196号。
离着不远,淡水路190号,这里曾是萧红、萧军的旧居。1935年6月,两人从襄阳南路的福显坊,搬到了萨坡赛路(今淡水路)190号,这期间认识了文艺理论家胡风,并有了较密切的往来。



淡水路91弄15号,这里过去住着“七君子之一”的沙千里。

谈水路原来北面起始延安路,延中绿地开出来之后,淡水路上的一些人文景点,开始藏匿进了绿地之中。



曾经的团中央刊物、《中国青年》的旧址,就在其中之列,原来的门牌号,是“淡水路66弄4号”,如今,延中绿地里重建了原址。后生晚辈 毫不逊色细数当年上海的教堂,不仅能察觉到数量的众多,还能深切地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教会的文化,是如何直接印刻在建筑上,从而丰富了城市的色彩。
坐落在淡水路、复兴中路路口的诸圣堂,就是这么一座宝贵的教堂建筑。
诸圣堂的由来诸圣堂,属于基督教新教教堂。

1915年,美国圣公会的年轻传教士麦甘霖,在今天淮海中路黄陂南路的一条里弄内,开始租房布道。


四年后,郭斐蔚主教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买下了土地三亩,建造起礼拜堂,这便是诸圣堂的由来。


然而,这只是一座临时性的房屋,在随后数年中,经信徒不断地奉献,还有麦甘霖和中国牧师汪孝奎的共同筹划,终于在1925年的圣诞节落成了一座新堂,那便是时至今日还展开在复兴中路与淡水路一边的诸圣堂。

教堂西北角敦实的方形钟楼和朱红的鳞状瓦片,能让每个有历史感觉的过客,回想起中世纪的亚平宁半岛。


教堂大堂可容500人,加上小堂和附屋,共可容1000人。1958年,诸圣堂幸运地被保留下来,作为卢湾区的联合礼拜教堂。
1966年8月,教堂被关闭;1980年代恢复聚会。如今的诸圣堂,在附近一片拆迁中,得以“幸存”。2009年,诸圣堂开始了一场自复堂以来,最为瞩目的修缮工程,对教堂的建筑本身,进行了结构性加固。告别“文艺范”淡水路,确实已经不是过去的淡水路了......

以前两旁尽是密集的老式石库门房,现在东边全是现代化的新建高层楼宇……看一看它们的名字,就知道它的规模和格局式样。


过去的弄堂,由于延中绿地和重庆路高架,拆掉了部分老房子,从弄堂口一眼就能看见后面的高架路......西成里、丰裕里这些老弄堂变短了,让人一览无余,失去了那种老上海弄堂,幽深绵长的韵味。


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看看新闻APP,进入“看懂上海频道”查阅看懂上海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