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加速发展 助力宝山产业转型升级

26.10.2015  16:42
  虽然今年上海邮轮旅游的黄金期已接近尾声,但眼下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以下简称吴淞港)仍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几乎每天都有游客从停泊的邮轮进出港口。   宝山区本是上海的重工业区,其产业支撑是宝山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宝钢)和物流运输业。但随着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的变化和经济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加快,宝山原有的货运码头开始逐步外迁,这为滨江地区的开发建设和岸线功能的调整提供了契机。彼时的宝山区已启动了滨江开发项目,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建设也初显成效。2009年,宝山区政府与炮台湾船舶基地的所有方——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合资组建了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启动新港口建设工程。   两年后,即2011年4月27日,随着11.6万吨级别的“钻石公主号”邮轮缓缓靠上吴淞港的码头,船上的游客通过引桥,走出客运大楼。这个基础设施投资9.3亿元,耗时两年多建成的邮轮港口顺利实现了首靠成功。次年,吴淞港正式开始运行,并确立了建成国际邮轮母港的目标。当年就接待邮轮停靠60艘次,客流量达到了20万人次。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吴淞港2013年接待邮轮靠泊121艘次,接待邮轮游客60万人次;2014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217艘次和111万人次,分别增加了79.3%和85%。而且,2014年吴淞港接待邮轮靠泊艘次占全国总量的46%,全国64%的邮轮游客通过吴淞港进出。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邮轮母港要能够为邮轮经济发展提供全程、综合的服务及其配套。因此,吴淞港不断围绕邮轮完善各种服务和商业的配套。2013年6月,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公司与歌诗达邮轮公司签订协议,港口将逐步参与歌诗达邮轮的全球采购项目,最终成为地区级的独家船供代理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预估,仅这项业务每年就可为吴淞港带来约6000万元的收入。船工劳务输出也已成为吴淞港新开辟的重要业务之一。2014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公司与歌诗达邮轮公司达成了培训输送中国船员的协议,目前已成功为其输送了1000名中国船员。此外,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公司还建立了自己的旅行社、开辟了广告业务和其他港务商业服务。   宏观层面上庞大的产业配套是吴淞港盈利的更重要因素。上海建设邮轮港口、发展邮轮经济有着中国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区位和经济优势。上海是长江的入海口,在亚洲的旅游版图上,以上海为中心,邮轮可以在48小时内,通达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亚洲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而且,上海又是长三角的中心,背靠江浙等重要的邮轮客源地。邮轮经济发展成熟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6000~8000美元时,邮轮经济将进入高速增长期。而早在2008年,浙江的人均GDP就超过了6000美元,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长三角地区的人均GDP是14425美元,并且在不断增长,这就为上海邮轮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这一地区发达的产业集群,也为上海邮轮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产业配套。

  随着邮轮产业的集聚发展,宝山区的产业转型逐步发力。其中最明显的是,近两年宝山区的宾馆住宿和交通运输业增长明显。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宝山区第三产业的产值在GDP总量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57%,三大产业的比重为0.2:42.5:57.3。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在吴淞母港的带动下,宝山区的产业转型不断推进,城市功能定位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本宝山区的功能定位是宝钢的生活配套区,而随着邮轮经济的发展,宝山区将建设成为一个旅游接待区,宝山区官方将这一变化描述为从“钢花”到“浪花”的转变。为了进一步推动这种转变,宝山区政府确定了“区港联动”的行动方案。在未来的规划中,宝山区希望将自贸区与吴淞港的建设开发结合起来,同时拓展更多的邮轮业务,开辟更多的邮轮航线,吸引和留住更多邮轮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