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3》存虚假排场7600余场、涉票房3200万元

20.03.2016  12:51

   叶问3》存虚假排场7600余场、涉票房3200万

   发行方被责令暂停新电影发行业务1个月

  据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近日来,沸沸扬扬的电影《叶问3》票房造假一事终于水落石出。记者日前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获悉,经查,《叶问3》确实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同时,该片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

  在我国电影产业红火热闹的背后,市场虚火旺盛、乱象频现。据业内人士透露,过去几年,全国电影票房至少有10%被“偷走”了。按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40.69亿元计算,被“偷走”的数额高达45亿元。

  对此,专家指出,个别影院和影片出现的票房造假等不当竞争行为,对电影市场造成严重干扰,对公平竞争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对电影产业的整体信誉产生了不利影响。

   73家影院被严重警告

  “电影市场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虽然是产业初期和市场经济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但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正在伤害中国电影的肌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蓬勃兴起的中国电影产业就有可能受到干扰,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据了解,针对影片《叶问3》票房不实问题,日前,电影局分别约谈了该片发行方及相关机构,并通过全国电影票务综合管理系统和有关省级电影主管部门对存疑场次进行了核查。经研究决定,对该片发行方大银幕(北京)发行公司暂停新的电影发行业务1个月,责其进行整改;对参与不实排场、情节较严重的73家影院提出严重警告,由所在地电影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诫勉谈话,名单在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网站曝光;对73家影院所属20家院线公司通过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网站进行通报批评; 对虚假场次出票相对集中的三家电商提出严重警告,由电影局诫勉谈话。

   亟待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针对近年来电影市场的种种乱象,相关管理部门屡出重拳,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仅去年就有数十家影院根据违规情节和性质被给予了通报批评、警告、取消电影专项资金先征后返、停止供片等处罚。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乱象仍然层出不穷,暴露出中国电影亟待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监管机制。

  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中国电影票房首次超越北美,跃居全球第一。而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中国电影产业还在下着更大一盘棋,瞄准的是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高速发展伴生的浮躁和泡沫也警示着中国电影业,补齐短板、练好内功是当务之急。

  毋庸置疑,市场规范决定发展成败。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影将由规模速度型发展向质量效率型发展转变,更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中国电影企业要以公平方式开展竞争,谋求发展。

   启动市场乱象“大扫除

  张宏森指出,电影拥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影院市场成功与否决定了电影产业的底座和基础。中国电影制片方的收入主要依赖影院票房。票房利益受损,制片方就无力投入新影片制作;没有新电影内容,影院建得再多,也将面临无米之炊。“制片、放映一鸟两翼,唇亡齿寒,互相依存。而健康规范的市场,才是好电影不断涌现的前提。

  为保障电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今年初,全国电影市场秩序专项治理活动正式启动,针对电影市场秩序乱象的“大扫除”已经开始。此次专项治理的重点是集中解决票房不如实统计、影片盗录盗播侵害电影版权和一些地方电影放映质量不高等问题。先后分为自查整改、各省巡查、全国抽查三个阶段,并拟建立起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

  “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监管机制是市场规范的治本之策。今后,长效机制要在市场监管中持续发挥作用。要通过集中治理与长效机制相结合的办法,使市场秩序明显改善,放映质量大幅提高。”张宏森说。

   对《叶问3

   票房不实查处情况

  ●对该片发行方大银幕(北京)发行公司暂停新的电影发行业务1个月,责其进行整改;

  ●对参与不实排场、情节较严重的73家影院提出严重警告,由所在地电影行政管理部门诫勉谈话,名单在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网站曝光;

  ●对73家影院所属20家院线公司通过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网站进行通报批评;

  ●对虚假场次出票相对集中的三家电商提出严重警告,由电影局诫勉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