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路600弄:涂鸦背后 一场寻梦夜上海[图]
图片说明:Seth在现场创作
图片说明:在瓦砾中坐化做画也有点小难度。
一夜间上海的街头巷尾报纸微信都在议论一个地方:康定路600弄。这是一处正在拆迁进行中的区域,却因为画在残垣断壁间的多幅涂鸦而突然引来关注。包括本报微信平台在内的互联网渠道,让这份关注持续发酵。那些带着忧伤和唯美的画作,引来许多共鸣和猜测。《申》报记者找到涂鸦的创作者,同时也揭开一段涂鸦背后,寻梦夜上海的故事。
忽如一夜春风来
康定路600弄,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成为这个城市里不断发酵的热门词汇。兀然出现在墙上的涂鸦作品引来人们的感慨和好奇。信息通过豆瓣、微博、微信一点点传递开,周边居民上班族、摄影爱好者、老房子爱好者,再到只是好奇想看个热闹的,从上周一一直到周五,这片还算开阔的拆迁工地里,人潮越聚越多。
这是谁画的?想表达什么?一时间猜测纷纷,有媒体报道透露,这是一个叫朱利安的法国涂鸦艺术家的作品,是在今年年初画的。另外的版本则流传,这是个外国小孩画的,甚至有外地媒体,把事件地点硬生生搬离,直接打出“合肥市红星路这些涂鸦”,叫人哭笑不得。
赞誉和谣言都如一夜春风,记者在这个档口找到了涂鸦的创作者们。主创Seth如今正在美国进行一个创作项目,我们拜访了和他合作的中国艺术家施政,以及一起记录下整个涂鸦制作过程的“二桶”团队,一点点揭开康定路涂鸦创作的神秘面纱。
缘起于一个实验
今年圣诞,法国涂鸦艺术家Seth想来上海做艺术创作,在寻找场地的过程中,好友Alla向他推荐了康定路600弄。
Alla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同时也是微信公众号“二桶”的参与者之一,这个公众号进行各种创作相关的实验,他们号称“干货一桶,水货一桶”,合称二桶。Alla邀请Seth来参加一个叫做“发现夜上海”的项目,这是二桶的实验栏目之一,他们在夜间行动,发现这个城市最美的夜里景色。活动场地是一个问题,既要能容忍一群人在夜里的各种行为艺术,还要有透着上海气息的美,城市中心正在被拆迁的老区地块,成了他们的选择的实验场地。这些和我们曾经有着切肤之亲的城市角落,如今已是垂垂老者,二桶的成员们将目光投向这些地方,希望记录下她最后的脸庞。
在去年12月,二桶团队成员艺术家曹勇发现了康定路600弄。曹勇说:“这是个被拾掇得很干净的拆迁工地,站在这里,突然就开始回忆起童年的时候。”小分队决定在这里进行新一次的发现夜上海实验。在Alla的介绍之后,Seth也决定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同时发现夜上海的另一个成员,上海艺术家施政也一起加入,共同创作涂鸦。
而二桶团队成员13则用视频,全程记录下了Seth的创作过程。
喜见故人来
这并不是Seth第一次来中国,北京的胡同、广州的老城区,都曾经是他创作的地方,他说:“只有老的街区让我有异域感,而且我对老城区与现代人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
Alla回忆,Seth第一次到上海,就好像已经是一个熟稔了弄堂的当地人,金发碧眼,穿着深色夹克,背着双肩包在石库门里弄里穿行,“他天然就可以融入,这次算是第二次来上海,来的时候衣服没有带够,就钻进小马路上的小店铺里买一件外套,还和小店老板用中文打招呼。他不喜欢去新天地,喜欢跟着我们到寿宁路吃小龙虾,他会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当地文化。”
Seth说:“我自认为是一个公共艺术家,我到处去旅行,定期创作,同时也期待我的作品,能给街头的人们一些感触。”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希望能画出融入当地文化、建筑和当地人情感的作品,在康定路之前,他在合肥路的一处拆迁工地也曾经创作过涂鸦作品,可惜大多都已经被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