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关区在全国率先试点寄售水果估价模式

18.01.2016  08:49

  1月18日消息:上海市民的果盘里,南美进口水果正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上海海关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上海海关关区进口水果48.6万吨,较2014年同期增加了55.9%,其中,来自智利、厄瓜多尔、秘鲁南美三国的水果占到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这背后,得益于上海海关在全国率先试点的寄售水果估价模式,为大部分采用寄售贸易方式的南美进口水果开辟了“绿色通道”。

   迅速通关确保第一时间入市

  上海目前进口水果的来源地主要有东盟、北美和南美。相比前两个地区,南美水果较晚进入中国市场。由于缺乏成熟的代理网络和国际贸易经验,为规避经营风险,南美水果供应商大多采用寄售的贸易方式,需在中国国内市场完成实际销售后才能确定最终结算价格。可这种模式下,在水果进口申报通关环节,进口商无法准确申报成交价格,要等水果到市场上卖了才能知道具体成交价格,容易引发价格质疑,给通关造成障碍。

  “不知道按怎样的成交价缴税,申报价高出实际成交价太多,企业不划算;申报价太低,国家税收又有流失风险。”佳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红雷坦言,虽然供应商很鼓励他们寄售南美水果,但很多中国经营者都不敢接手,因为有时为成交价格要和监管部门磋商很长时间,而在“分秒必争”的水果贸易市场,速度比别人慢几分钟,手里的水果就可能卖不上价格甚至滞销。

  针对这一情况,上海海关于2014年底启动了寄售水果估价试点,根据企业寄售协议一次性征收税款保证金,并按协议约定的保底价格对进口货物先予征税放行,待货物销售完毕后再由企业根据实际销售数量和价格,进行价格补充申报。参与试点的佳农公司近年来约一半的进口水果采用了寄售估价模式。比如其中的一批秘鲁和智利的红提,在缴纳了50万元的税款保证金后,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保底价格评估,迅速征税通关,第一时间进入市场。

   试点“生鲜港平台”寄售贸易

  让进口水果更新鲜,上海海关不只有寄售水果估价模式一招,还采用了“提前申报,货到放行”“联合查验”等措施,进一步节约进口水果通关时间。运送美国、加拿大樱桃的飞机大部分为货机,降落时间多为下午及晚上。如果不能及时通关,就要存入货站冷库,可能耽误一天左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推出“提前申报”“24小时服务”等便捷举措,只要提前功课做得好,可以保证飞机一落地,樱桃马上清关被运走。

  上海浦江海关龙吴监管科是上海口岸受理进口水果报关的主要部门,一半以上的进口水果都在这里通关放行。为缩减水果进口通关时间,海关工作人员联手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水果开展“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上海辉展市场负责人徐征介绍,以前海关和检验检疫查验点不在同一处,会导致两次开箱查验,对温度比较敏感的水果容易“受罪”。更麻烦的是,在不同的查验点之间奔波,还会增加一到两天的通关时间,一些企业可能为此要承担额外的滞港费、滞箱费、场租费以及物流费等。现在,水果还没到港,经营者就可以提前向海关申报。货一运到,海关和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就已经守候在批发市场进行“门到门”实时验放。

  去年底开始,上海海关还对寄售水果估价模式进行升级,探索“生鲜港平台”寄售贸易试点。目前“生鲜港平台”上的十几家相关贸易企业都能以寄售水果估价模式进口水果,海关可在线进行指导和监管,确保价格审核的准确性,同时也能提高进口通关效率、便利企业对外付汇。据统计,从去年11月“生鲜港平台”寄售贸易试点运行至今,上海海关海运、空运渠道已受理5票进口货物申报,涉及27.5吨进口智利鲜樱桃,货值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