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拆迁垃圾13年 浦东"愚公"还原160间老宅
走进浦东康桥镇军民公路旁的一处林带,有一块“浦东老宅”的标牌映入眼帘。到大门口,一定要报出主人王炎根的名字才能进入。
一个白墙黑瓦、小桥流水、长廊蜿蜒的大院落映入眼帘,让人恍如来到一座苏州园林。康桥人都知道,就在13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树林,是71岁的康桥农民王炎根凭借过人的毅力,在工人帮助下,踏遍浦东各村,收集被拆迁老房子的建筑垃圾,将它们拼接重组,变废为宝,在几乎不使用新材料的情况下,在树林里建起一座浦东老建筑博物馆,还获颁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用拆迁老建筑构建建造的最大建筑群”纪录证书。
土豪、中产和平民,老早住啥房?
占地50亩的“浦东老宅”已具雏形:规划建造160间房屋已基本完工,分贫困家庭、中产家庭及富裕家庭三个建筑群,再现百年前“老浦东”生活风貌。“浦东老宅是综合了不同层次居住特点的不同建筑群。”王炎根说。
首先看到的是中产家庭建筑群。5间朝南房屋一字排开,“5间房功能齐全,有客堂、有正间。”屋里摆放着他四处搜罗来的老家具、老农具。房屋对面则是猪圈牛棚日用间等,几名工人正在场地上铺砖块。“种田不用交租米,农用工具备得齐,纺纱织布在屋里”;“猪满圈、羊满棚,鸡鸭成群鱼满塘”……王炎根用地道的浦东“闲话”念起顺口溜。“百年前,这样的房子不会超过5%。祖辈们做梦都想住这样的好房子,却很少能住得上。”
离开中产家庭建筑群,往前走,便是富裕家庭建筑群。三进两院大宅前,朱红匾额高挂前厅。门口的雕花高门槛,近1米高,“越是大户人家门槛越高,平时家人进出都走边门,家中办大事或有贵客时才将高门槛移开,供宾客进出。”王炎根边说边示范将高门槛移开。进入大宅,他又兴致盎然地讲起顺口溜:“前后客堂有厅堂,东西厢房有回廊,南北过弄连茶坊,砖石庭心一脚平。”“养的儿子不挑担,讨的媳妇不烧饭,丫头佣人一大摊。金边碗、象牙筷,小菜多来交交关,早四夜六中八样,人参桂圆吃白相……”富裕人家庭院,目前是上海书画院的展示基地。自称“没有文化”的老王,骨子里对文化极为珍爱和敬重。不论是草根丝竹班,还是高雅书画院,只要是对传播文化有利的事,他一定全力支持。有关部门希望这里成为中小学生教育基地,他也非常赞同。让小孩子通过这凝固的老宅旧屋了解生动的历史,正是他建造这老房子的初衷。
门牌、行灶、钱桶……件件有故事
记者注意到,每间屋子里都摆放着大量收集来的老家具、农具、生活用具等老家什,一个布满尘埃看上去似乎早该扔进垃圾堆的竹篾蒸笼上,赫然写着“光绪十五年”字样。
王炎根对浦东老宅的立面布置非常用心。他收来了很多织布机、磨盘等,放在了“小康人家”;收来了很多的学步桶、竹筐、竹编、竹椅,暂时安放在“穷苦人家”。老王说,自己祖辈也是穷苦人家,他的老屋在西南四五公里处,如今是现代化的医谷园区。老屋推倒时,他把家里的门牌号收了起来,挂在了“穷苦人家”的第一间门上:怡园村154号。他说,挂在这里,十分恰当。他从村里摘下另一块门牌,“南汇县知青办公室0236”,还为此专门造了一间“知青房”。知青在农村的艰难他也是知道的。这间屋子,这块门牌,正是那段历史的写照。
在穷苦人家的屋里,老王示意摄影记者:“喏!这个行灶拍一拍,现在外面基本没有了!这是穷人家的布置,没有烟囱,灶头烧哪里算哪里,像行军时用的那种锅。你看这周边四面漏风的,开了大门后,大门直接作为里屋的房门,这是生活贫寒的……”
此外,在“佃户人家”(也是穷苦人家),有一个木桶,是早年生意人家收铜板时用的。上面有个像漏斗一样的斜坡,收了铜钿银子往漏斗里扔,铜钿银子顺着一道细细的缝落入木桶内。这跟现今公交车上的自动投币箱,有同工异曲之妙。有一次,人民银行的一位高管来参观,提出想购买这个钱桶,为正在筹建的银行博物馆所用,让老王开价。老王婉言谢绝了。这位领导提出用自己珍藏的纪念币调换,又开出一笔几乎无法拒绝的高价,老王还是谢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