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 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破冰前行
原标题:永远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浦东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 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破冰前行
市民前往设在浦东市民中心内的办证大厅办理相关业务。 (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王志彦 黄尖尖 舒抒 杜晨薇
3月下旬,我国第一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在浦东的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线交易。锣声响起的那一刻,人们感叹,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浦东,再次向一片未知的“水域”破冰前行,留给世人的,只有改革者坚毅的身影。
今天是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的纪念日。回溯这28年的历史,这样的再出发,这样的身影,比比皆是,贯穿始终。
不畏险流,敢闯敢试,永远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不仅仅是浦东的特质,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精气神。
勇担改革重任
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上,敢啃硬骨头的创新精神,有着许多生动的注解。
时间回拨到1992年11月20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三楼,世界顶级规划设计大师汇聚一堂,五个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地区的规划模型摆放在长桌上,引得来访者啧啧称奇。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为一个地区召开国际规划咨询会,花大价钱请国外设计师设计和规划城市,被许多人认为是“红线”和“禁区”。一些人甚至觉得,这种费时费钱的事,完全划不来。
但浦东坚持住了。当法国著名设计大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浦东国际机场,如大鹏展翅般出现在人们眼前时; 当1.4平方公里的世纪公园由英国设计师实现了中西文化融合时,向世界“借脑”的最终效果,让质疑的声音逐渐消散。
事实上,浦东曾经出现过一场“号召全世界建筑设计师来投标设计”的盛景。仅仅到1994年,就有500多家中外建筑机构参与到浦东开发开放的大潮中,以至于,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参观浦东时不由感叹,“你们正在进行一场世界奥林匹克建筑设计大赛,这是浦东了不起的地方,也是联合国的光荣”。
谁都知道,这份荣光,如果没有改革创新者最初的勇气和担当,不会如此光芒四射。
同样,在2013年9月29日那个初秋的早晨,站在微雨中等待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揭牌的人们,也并不全都明了,自贸区应该怎么干。但参与者们却分明能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分量:一来,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触及的是30余年难以撼动的积弊,固化的行政审批模式急需来一次突破;二来,全球经济与贸易格局面临重新调整,如果迟迟不能对接国际惯例,中国可能面临窘迫。
担负起国家战略,四年多来,上海和浦东牢记中央嘱托,以自贸改革为突破口,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将各项改革进行到底,自贸试验各项改革成绩让世界瞩目。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探索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到90年代中后期率先探索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再到进入新世纪率先探索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而又承担起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的两大国家战略,浦东一项项探索,为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了鲜活经验,也为上海的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