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水产研究所黄洪亮带领团队确立我国南极磷虾开发大国地位

10.07.2017  21:28

原标题:开启“地球上最后一个蛋白库” 东海水产研究所黄洪亮带领团队确立我国南极磷虾开发利用大国地位

  它蛋白质含量出众,国外科学家计算,一年捕捞7000万吨,即可为世界四分之一人口每天提供20克高质量蛋白;在全球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背景下,有望成为人类未来最大的蛋白质资源库……

  它就是南极磷虾。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公布的数据显示,南极磷虾资源约为3.89亿吨,是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

  2009年我国首次派渔船进行商业捕捞,经过6年多的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支较稳定的生产船队,2016年捕捞量达6.5万吨,仅次于挪威位居世界第二。目前,一条从捕捞到加工的产业链已初具规模,确立了我国在南极磷虾开发利用中的大国地位,实现了商业性开发南极渔业资源的战略目标。

  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背后,闪烁着一位拓荒者的身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捕捞与渔业工程实验室主任黄洪亮。

  “发现、探捕”实现从无到有

  由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自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开始对南极磷虾进行大规模商业捕捞以来,日本、智利、韩国、挪威等22个国家相继加入捕捞队伍。“赴南极探捕磷虾,对我国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和南极磷虾打了十余年交道的黄洪亮说。

  2009年,一张由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签发的“通行令”,为中国开启了“地球上最后一个蛋白库”的大门。当年年底,黄洪亮作为首席科学家和总指挥,带领我国第一支商业性开发南极磷虾的船队,奔赴南大洋,进行商业性捕捞开发。首航,充满未知。中国从1984年首次南极科考起就启动了南极磷虾资源调查,但此前从未进行过商业捕捞,“到哪儿捕、怎么捕、如何用”等基本问题都是摆在黄洪亮面前的难题。

  磷虾喜欢成群结队,常常在岛屿周边50米左右的浅层水域形成一道又厚又密的“虾墙”,行进缓慢。“出发前认为只要找准了地方,将它们一网打尽几乎不是问题。”黄洪亮说,“但到了之后,发现跟原先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总是找不到大的集群。”虽然受挫,但不服输的黄洪亮憋着一股劲儿,两艘拖网船并行向前开,他就站在驾驶台,记录下每个站点的水温、浮游生物量及磷虾分布状况,摸清虾群的行动规律,观察分析鱼探仪映像的实际捕捞效果。在整个探捕过程中,他和其他团队成员基本上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洪亮根据两艘探捕船出航的时间节点,重新规划调查区域,经探捕调查,发现了大范围南极磷虾分布区。

  找到了磷虾,并不代表就可以轻松捞上来。黄洪亮还要定时观看气象传真资料,分析判断南极气候变化趋势,根据现场海况调整和制定探捕实施方案,并应对突发状况。在首次探捕进入最后3个站位调查期间,恰逢南极超强低压迎面来袭。下转5版  (上接第1版)他通过对气象资料的反复分析,用卫星电话与我国长城站气象台专家反复协商,认为只要争取时间按计划开展调查,有可能赶在低压影响前完成整个调查任务。实践证明,他做出了正确的判断,首次探捕圆满完成,两艘船满载近2000吨磷虾而归,远超预期的500吨目标。

   研发新型网具,捕捞产量世界第二

  首航成功给了黄洪亮信心,2011年,他再次带队出发。面对站位设置密集、科研人员配备不足和调查强度增大等困难,他带领团队为我国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利用,收集了完整调查数据和南极磷虾走航观察映像资料。同时指挥船队圆满完成捕捞任务,捕捞量实现大跨越,达到1.5万吨。

  虽然捕捞量实现了突破,但我国南极磷虾捕捞水平仍然较低。南极磷虾易堵塞网具、易挤碎的特点,对捕捞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的商业捕捞一度要依靠国外网具。推进我国南极磷虾渔具渔法国产化进程,成为黄洪亮又一个目标。

  在两次带队商业性南极磷虾捕捞期间,他认真观察我国磷虾船与周边其它国家磷虾船的生产差距,分析总结我国南极磷虾生产捕捞效率落后的原因。同时,收集国内外南极磷虾渔具渔法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对不同国家南极磷虾渔船、渔具和作业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小网目、小网口单层网衣结构专业南极磷虾拖网网具和中空型双曲面拖网网板的设计方案。

  经过2014年、2015年生产试验和工艺、材料和结构的优化改进,黄洪亮综合国外专业南极磷虾拖网网具网身短的特点,采用高性能超高强网衣材料,把传统的南极磷虾拖网双层网衣结构优化为单层网衣结构,简化了网具加工制作工艺。经与原生产网具比较,起网速度提高20%,可有效增加日拖网捕捞网次数量3次—4次,具有提高日捕捞产量约100吨的潜在能力。

  同时,网具在水中具有重量轻、易扩张、适宜表中层拖网的特点,经过海上生产试验,捕捞效率明显提高,单位时间捕捞产量已达到国外同类型船先进水平。2014年我国南极磷虾捕捞产量跃居世界第三,2015年再上一台阶位列世界第二。目前,我国南极磷虾捕捞渔船数量保持在3艘—5艘,作业时间由2个月延长至9个月,基本实现了作业季节全覆盖。

   身先士卒,“敏于行讷于言

  “敏于行讷于言”,这是黄洪亮的老领导、东海水产研究所原党委书记樊强国对他的评价。2005年,开发南极磷虾资源的预研究课题开始执行,黄洪亮受命担任南大洋科考队队长,踏上探索南大洋的首次征程。当雪龙号在南印度洋遭遇气旋穿越“咆哮”的西风带时,强烈风暴掀起的海浪往往达数百吨。“万吨级的雪龙号就像一片散落在大洋中的树叶。”黄洪亮说。当时科考队员们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晕船现象,然而科考任务却不能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停止。黄洪亮主动担责,帮助他们进行现场采集和处理数据。

  个子娇小的徐思琪当时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她的工作是气溶胶采集和分析,取样场所在雪龙号驾驶台顶部,每逢恶劣天气,工作极具危险性。这时,黄洪亮就会主动替她顶风登上驾驶台取样。徐思琪回忆,“那时稍有不慎,他就会像一粒尘埃消失在南大洋。

  除了多次险中求生,三次下南极科考,也给黄洪亮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损伤,由于在南极强紫外线辐射下用眼过度,刚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已经经历过2次白内障手术。不过,困难并未让他停下脚步,正利用此前实地调查经验结合历史资料,对我国南极磷虾渔业作业的空间拓展提出规划建议,以推进南极磷虾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黄老师对科研有着一丝不苟的态度,是激励我们不断进取的榜样。”刘健是捕捞与渔业工程实验室的团队成员,跨学科做研究的他遇到困难有时会产生懈怠,但老师黄洪亮总是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带领团队成员开展科学研究。目前他们正在与中科院合作开展西太平洋海山资源的调查,从南极冰山向另一座科学的高山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