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听波者”张渊皞:从仰望星空到研究天体

29.02.2016  16:33

    2月11日,一道来自13亿光年外的“涟漪”,被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和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团队逮个正着。这道“涟漪”,就是著名的引力波。

    在LIGO团队中,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在读博士张渊皞则是少数的中国面孔之一。这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大男生,也是华东理工大学的校友,2012年毕业于该校应用物理本科专业。

张渊皞与团队老师合影

 

    爱看星星的男生

      和其他很多男生一样,张渊皞从小就喜欢《星球大战》、《2001太空漫游》等太空题材的科幻电影。遨游太空、穿梭宇宙等绚丽的场景,不断刺激着他的视觉神经,在小小年纪的张渊皞心里,播下了“星空梦”的种子。

    但是,睡在床上,小张渊皞看着窗外的夜空,却是漆黑一片。由于城市灯光污染严重,看星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后来,张渊皞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人生中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一到晚上,他就蹲在阳台上,鼓捣个不停。大一时,张渊皞加入了学校的天文社,晚上和社员一起,骑车去奉贤海边看星星,后来又和上海其他高校的天文社社员一起,去安吉天荒坪观星。

    19岁那年,他在天荒坪第一次看到了银河和流星。

本科毕业时与同学们的合影

    没过多久,张渊皞不再满足于看星星,他开始用相机和望远镜拍摄星体。这么多年过去,星空摄影一直都是张渊皞最大的爱好。朋友圈的寥寥几张图片里,绝大部分都是他拍的星空、星轨、流星。

      张渊皞喜欢仰望星空,但他更喜欢研究天体。

    浩瀚的星空可以给人感官上的冲击和享受,但对于天体物理研究者张渊皞而言,天体运动的物理规律,才是星空最大的魅力。

 

    物理规律比星星更美

      从仰望星空到研究天体的过程中,大学生活是张渊皞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高中的基础教育有其局限性,大学则为我提供了更广阔、自由的平台。

    回想大学生活,张渊皞的同班同学陈振华说,张渊皞给他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非常有主见,拒绝循规蹈矩,喜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经常自己鼓捣天文、量子力学,甚至钻研各种国外教材。

因此,本科阶段,张渊皞的综合成绩一般,但专业主干课程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并选修了《天体物理》课程。这为张渊皞毕业后从事专业研究、实现星空梦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理学院门口留影

    张渊皞第一次接触科研,是在大三时参加的大学生创新项目里。那时他跟着罗有华教授研究“支撑于石墨烯上小金团簇的吸附行为”。长达两年的研究周期里,张渊皞发现,理论学习和真刀实枪做科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现在博士都已经读了好几年,但大学里的这段“科研初体验”,依然历历在目,指导老师罗有华也一直是他心目中“科研的领路人”。

    “张渊皞在大创项目组里,工作态度非常认真,很好地完成了自己负责的内容。他虽然不是项目负责人,但积极担当了领队者的角色,经常组织小组讨论。他认为物理学各个领域都是相通的,热衷于钻研其中的关联性。”据罗有华介绍,张渊皞非常好学,在美国学习期间,还经常发邮件给罗老师,咨询、讨论和交流学习困惑及研究心得。

 

      搞科研要坐得住

    由于机缘巧合,2013年,张渊皞加入了引力波研究团队。参与引力波研究的两年半时间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数据分析,通过编写程序将引力波和噪声区分,从而找到引力波并从信号里面提取有用的信息。他说,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琐碎的编程和统计学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并没有先例可以借鉴,经常会出现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引力波宣布当天,团队中部分学生成员在新闻发布会后的合照

    引力波数据分析本就是十分枯燥的工作,张渊皞却能耐得住性子,并且决定未来一直从事引力波的研究工作。“这只是个普通的工作,没什么不一样的,搞物理就是寻找生活的过程,得有一颗平常心。”他说。

      能够加入引力波团队,并且成功探测到引力波,张渊皞觉得自己“运气不错”。但他一再强调,引力波的发现牵涉硬件、理论、数据分析多个领域,是LIGO前后几代人和全世界科学家不懈努力的成果,“我的科研路才刚开始,做的还很有限”。

    他觉得更幸运的是,能够一直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但作为科研工作者,张渊皞认为:“搞科学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得有责任心,要有为世界创造新知识的追求。

    张渊皞踏上天体物理科研之路,既是兴趣使然,也受大学期间学习氛围的熏陶。据理学院学工委主任黄文彬介绍,长期以来,学院在为本科生开展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时,积极倡导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在专业相关领域就业。为此,学院搭建了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平台,包括,和国外名校联合组织暑期夏令营,开展大学生创新基地实践项目,教授与新生“面对面”、科研团队及成果推介会,优秀校友报告会等,助力学生树立专业思维,在实践中认知和寻找自我定位。以张渊皞所在的应用物理学专业为例,近5年来,本科生毕业后读研深造比例(含国内、国外)逐年上升,2015年达到58.3%。

      谁能说,在这些行进在求知之路上的年轻人里,不会有更多的“张渊皞”呢?毕竟,浓厚的兴趣加上科学的实干,梦想之花就是这样绽放的。


    (本文在采写过程中得到了裘栩炀、袁雨桐、洪婷、李炜炜等同学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