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松江区泖港镇破解禽畜养殖污染难题 保护水源

01.09.2015  08:23

  近郊“城中村”剧增的生活污水排放给河道带来压力,在远郊更靠近水源地的纯农业地区,农业污染尤其是禽畜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排放也影响着水环境。不过,在松江区泖港镇的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不仅难觅零星养猪的情形,而且村民的鸡鸭都纳入了规范化养殖。

   整治河道,先清理水鸭棚

  《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规定,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设畜禽养殖场,但一些无害化处理不到位的禽畜养殖,处置、取缔起来难度很大。上周,市经信委发布下半年对包括青浦区金泽镇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等五个区域启动专项产业调整,以保障当地生态环境。这些区域也有零星的不规范养殖问题。

  今年6月,有居民投诉金泽镇西岑某座桥下养了30只鸭子,鸭子粪便需要清理。鸭子是桥边茶馆店老板养的。当地居委与茶馆协商,后者答应将现有鸭子全部处理掉,不再养殖。为了迎接迪士尼开园,上半年川沙新镇开展畜禽养殖场所综合治理,对六灶社区的一个养殖点进行整治,在五个养鸡棚内找到近5000只鸡,拆除2.4亩面积的养鸡棚,进行土地复耕。

  禽畜养殖的污染处理问题也困扰着处于水源保护区的松江区泖港镇。比如:泖港镇曹家浜村曾有四户养猪,猪粪排放影响村民正常起居生活,即便造了大型三格化粪池,长远来看仍不让人放心。而在新龚村,村委会争取疏浚永丰河、十二勤河的河道,前期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拆除河道内的障碍物——水鸭棚。

   家庭农场集中处理猪粪污染

  近日,记者来到泖港镇新建村。泖港镇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吴萍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也有不少养猪户,自从2013年以来逐步清退,所有零星养猪都被集中到了家庭农场附属的养猪场。

  新建村共有827户村民,户籍人口近3000人,家庭农场经营者有24户。这里的村级河道里程长12公里。养猪本是农户的一项副业,但猪粪的排放会影响河道清洁。近年来,镇内家庭农场与松林公司合作,进行种养结合的尝试,养猪集中到家庭农场,养殖产生的污染源可得到集中处理。一部分原来的养猪户在标准化猪场上岗,仍然有赚头。

  有专家指出,发展家庭农场有助于水源保护。家庭农场实施种养结合,养殖所产生的污染物全部还田,减少了对水源地的污染。另一方面,减少了化肥使用,生产出的农产品也较为安全。

  在泖港镇,记者看到每户家庭配有两个垃圾桶,实施干湿垃圾分类。保洁员将湿垃圾运送到家庭农场田头的沤肥池,实现集中利用。据介绍,以一个100多亩面积的家庭农场为例,每年可以从中利用有机肥十余吨,这个数量相当于同期使用肥料总量的50%,而且有机肥还有助于缓解土壤板结问题。

   鸡鸭养殖户愿意选择纳管排污

  新建村还实现了鸡鸭规范化养殖,同时有70多个违建的鸡鸭棚被拆除。

  日前,新建村入选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名单。“美丽乡村”项目投资1400万元,按标准每家每户可配额1.7万元。再加上水务局投资350万元,电网改造投资250万元,总投资约2000万元。除新筑河道、改造桥梁、种养水生植物之外,村里对农户统一进行了规范化养殖鸡鸭棚的安装,由村里统一规划安置点,农户自愿向村里提出申请,再由村里统一安装。规范化养殖首先得做到圈养。在新建村,清一色的绿毛竹搭建了一排排小木屋,使鸡鸭棚舍变得有序、整洁,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现象。

  除了外观整洁,新建村禽畜规范化养殖的意义还在于污染集中处置。新的鸡鸭棚改造包括了污染下水纳管改造,各家各户的养殖污染不再分散处理。此外,村里还针对地势低洼的地方和臭水浜,开挖了排水明沟2500多米,解决宅前屋后和小菜园的排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