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法学本科专业现场评估顺利完成

07.04.2016  21:21

 

2016年3月31日上午,法学院法学本科专业现场评估在A427举行,专家组由两位学科专家和一位管理专家组成,分别是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院长唐波教授、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正雄教授、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院长胡戎恩教授。教务处处长王光东、研究科科长皮文彬,学院党委书记吴仲钢、主持工作副院长李凤章、副院长许春明、学科带头人陶鑫良教授、徐静琳教授、党委副书记卢欣、组织人事干事陆瑶君参加了专业评估。

会上,主持工作副院长李凤章教授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师资队伍、专业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规律、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汇报。汇报结束后,专家进行了点评与提问,专家对法学专业的特色、亮点提出肯定,希望法学院合理考虑布局,将实验班、知识产权专业方向放在报告的醒目位置上,加强与扩大实验班的推广与普通班的受益面;在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的凝练上,需要加强。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对专家的点评表示感谢,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

随后,一位专家选取了一门核心通识课—《法律的伦理困境》进行听课,一位专家参观了学院的模拟法庭、教师办公环境,一位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查阅。

下午,专家组分别召开了教师、学生两场座谈会,充分听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抽取了3份专业课试卷和30份2015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进行检查。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专家组形成了对法学专业的评估意见:上海大学法学院建设历史比较悠久,依托上海大学的办学优势,形成了法学专业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人才培养特色。学生的知识视野比较宽广,综合素养程度比较高。在国际化培养方面取得了成绩。教师队伍建设基本能符合专业建设要求,课程体系建设能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结构合理。教学管理规范。法学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是实行三学期制,课程安排任务不均,且专业学习的时间集中在二年级到四年级上半年,专业学习时间相对比较短;二是教学场地与设备尚不能很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实习导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学校应在“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重视法学专业建设,加快建设步伐。专家建议: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对法学专业建设力度,完善办公场所、图书资料及其他设施的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国际化程度。

最后,主持工作副院长李凤章表示:特别感谢专家的肯定,指出我们的短板和不足。法学院近几年的确有些发展,但发展的过程比较曲折,基础设施确实比较差,学校不允许二级学院建资料室,今后肯定按要求补短板,把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做的更好。

副院长许春明对专家的肯定表示感谢,对我们的短板和不足会积极补正,对专家提出的主要问题,我们会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方案,按学校的要求,一年后对整改方案进行回顾,在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里,如何寻求学院的特色、发展,加大整改措施,期待借学校建设一流大学的契机,东区新的法学院大楼建成,希望学院发展的更好。

学校教务处常务副处长陈方泉指出,通过评审对学院成绩予以肯定,法学院教师队伍近年来发展很快,同时发现学校层面可以提高之处,学院建设的好坏,通过专家的反馈了解到我们的不足,更多的查找自身问题,对学校层面的要求会考虑,我代表教务处对专家的辛苦评审表示感谢,相信法学院在党政班子的带领下, 法学院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党委书记吴仲钢代表学院感谢各位专家的辛勤劳动和诚肯的意见,法学院党政班子将进行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