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提前16个月“河长制”全覆盖

12.09.2017  13:24

治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评重要依据,今年底前上千条河道将相继摆脱黑臭

长兴镇小微水体河长”、“横沙乡小微水体河长”……近日,崇明区公布的第四批河长名单中,出现了一大批新河长,他们“认领”的是此前在管理名录外的小微水体:面宽小于3米的灌排沟渠,以及绿地、小区、单位等范围内小于1亩的坑塘水体。

不止崇明,在上海各区,有河长管理的小微水体已达到55864个。以此为基础,市水务局宣布,上海已实现河长制全覆盖,提前16个月完成中央部署要求。

家底”清快速全覆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全国各地要在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

上海今年初发布《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自我加压明确要求提前一年完成这一目标。如今,上海更是早于承诺完成时间4个月就达成了目标。

河长制之所以能在上海高效地推进,得益于对河湖“家底”的详尽掌握,因为只有建立在“河湖一个都不漏”基础上的河长制,才能真正称为“全覆盖”。

上海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早在大规模推进河长制之前,上海就已经启动大规模河湖数据调查复核,确保上海没有河湖“盲点”。正是借助这份严谨和执着,上海上个月发布的河湖报告中,出现了43424条段河道,比2011年上海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新增了16821条段。此外,还新增了5170个其他河湖(公园、绿地、小区或单位内自管的河湖)、55864个小微水体。

摸清了“家底”,河长制的落实便能有的放矢。今年8月底前,上海各区自行公布了第四批河长名单,包括名录外新增河湖、其他河湖和小微水体的河长。在此之前,上海分别于今年2月和3月,公布了第一批471条段河道的河长和第二批702条段河道的河长;各区于6月底前,公布了第三批河长名单,主要是管理名录内的镇村级河道。四批河长名单公布后,上海最新调查统计出的河湖都有了对应的河长。

责任明确加速黑臭整治

河长”绝非挂在河湖上的一个头衔,设立河长的根本目的,在于明确和落实河湖的管理责任。

让地方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指挥得动各方力量,搁置争议,劲往一处使。”兼任七条黑臭河道河长的吴泾镇和平村党总支书记奚漕章感慨,这次上海在河道治理上动了真格,河道治理的考核结果,将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失职失责的河长将被严肃问责。而以往黑臭河道“反复治、治反复”的问题,原因恰恰在于河道管理的责任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和层层落实。 

今年年底前基本消除中小河道黑臭,是上海对市民的承诺,从目前的整治进度来看,河长制的倒逼作用显著:全市列入整治计划的1864条段1756公里中小河道,已全部完成“一河一策”编制;相关水利工程已完成1377公里,占总量的78%;沿河“五违”整治完成347.3万平方米,占总量的99%;污水管网新建完成288公里,占总量的93%;工业企业治理完成1748家,占总量的87%。

而把时钟倒拨回半年前,那时列入整治计划的471条段631公里中小河道,其水利工程的完成量只占总量的12%,沿河工业企业只有三成完成了治理。

在河长们的努力下,许多河道已经进入到申请摘掉黑臭“帽子”的阶段。比如位于宝山区淞南镇的向阳河,在截除岸上直排污染源并进行疏浚后,今年6月至8月的水质监测数据已连续达标,其最新进行的整治效果公众评议调查有93%的受访百姓选择“非常满意”或“满意”。今年底前,在满足水质和公众满意度两大评判要求的基础上,上海上千条河道都将相继摆脱黑臭称号。

“民间河长”助力长治久清

参考国际经验,仅靠政府部门“单打独斗”,很难在治水上有所建树。上海新一轮的治水行动,始终把群众放在心里。

查看上海的河长名单,不难发现,除了全市共7781名领导干部担任各级河长外,还有3441位“民间河长”,作为“政府河长”的一种补充,有力地促进了河长制工作。

沁苑生态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斌梁就是其中一位“民间河长”,他管理的项目范围内有近30亩的河湖,是10多年前新建的,与周边的区级、村级河道相连,属于企业自管。“这里主要用作景观,所以连河里喂鱼的饲料都不敢怠慢。”金斌梁告诉记者,投喂的饲料只用绿叶菜、小麦和豆饼作原料,避免污染水体;腐烂落叶、鱼粪等形成的底泥,则每两年掏出来一次,用来灌溉周边的菜田。企业还会组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如果发现河道内有人为丢弃的生活垃圾、驳岸疏于养护发生破损等情况,会扣除养护责任人的奖金。

在青浦,也有一批“民间河长”,他们又被称为“小河道长”,由居民选举出一批代表来担任,负责河道的日常养护。相比一些身居高位的干部,这些“小河道长”更接地气,对身边的河道更熟悉,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之有深厚感情,管起来也更有责任心。上海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许多河道历经轰轰烈烈治理,拔除了病灶,恢复了清澈,但后续管理未必考虑周全。而用本地人养护本地河道,就是完成河道治理后的一种长效管理机制。

记者 陈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