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河南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打造“院士后备人才库”

11.12.2015  16:53

茹振钢,男,汉族,1958年12月出生,河南沁阳人,河南科技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学术带头人。先后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河南省杰出科技贡献奖等荣誉。先后培育并推广了百农62、百农64、矮抗58、百农160等小麦新品种,其中,矮抗58累计推广面积达2.3亿亩,增产小麦107.1亿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主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中原学者项目1项(在研),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3项(在研1项),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项,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研)。

杜淼,男,中共党员,1976年出生,南开大学理学学士(1998),南开大学理学 博 士(2003),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入选中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等课题。主要从事分子基晶态材料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317篇(均SCI收录,影响因子4.0以上的JCR一区、二区刊物136篇,SCI引用超过9700次,2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全球前0.1%),8篇论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全球前1%),在分子基晶态材料方面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担任国际结晶学联合会(IUCR)期刊ActaCryst.B(JCR三区)副主编,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CrystEng⁃Comm(JCR二区)顾问编委。

卞科,男,汉族,1960年8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中国粮油学会面条制品分会会长,中国粮油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15年当选“中原学者”。先后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著作4部,获得发明专利6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其中“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使我国粮食储备损耗从4%降到1%以下;“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研究,使制粉功耗降低15%,总出粉率提高3%,优质粉出率提高10%。完成修订的小麦规格国际标准,降低了1%的小麦进口费用。为我国粮食产后储藏与加工减损增效、节能降耗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彦惠,博士,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河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术带头人,农业部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河南分中心主任,省遗传学会植物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的科学研究与教学,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973”重大基础研究等国家、省部级重点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获植物新品种权及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135篇,其中在《美国科学院院报》等有国际重要影响SCI期刊论文30篇。近年来在玉米光周期和耐密株型分子调控机制的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同;主持育成了8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为我国不同时期玉米产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玉米种质创新的新技术,从中育出优良自交系18个,审定品种14个,在我国黄淮海、西北、西南三大玉米产区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瑞朝,男,1965年出生,河南灵宝人。博士,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武器毁伤效应及毁伤评估技术研究工作。全军武器工程效应与毁伤评估技术中心主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国家人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共培养博士、硕士20多名,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总参优秀科技创新群体带头人、全军防护工程科研先进个人。2015年当选河南省“中原学者”。

韩一帆,男,汉族,安徽安庆人,博士,教授。曾在复旦大学、德国ULM大学、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历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高级研究员、能源与环境催化剂开发研究室主任、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千人计划”专家等职,现为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针对多相催化反应过程中复杂催化剂结构演化过程,在国内率先搭建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动态现场原位拉曼光谱,以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联用系统,辅助工业催化剂设计。目前为全世界动态现场原位表征系统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主持或参与“985”平台、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等20余项项目。在化工类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82篇,其中JCR1区和2区论文66篇,SCI他引1901次,H因子27。申报国际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洲际会议大奖1项(第1获奖人);主(参)编催化专业书籍共4部。

雷振生,男,汉族,1962年4月出生,湖北广水人,博士,研究员。现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小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小麦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全国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省小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省重大科研专项32项,育成郑麦366、郑麦004、豫麦47等小麦新品种21个,累计生产利用面积达2.6亿亩,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超百亿元。其中,郑麦366为我国近年来种植面积最大的、企业高度认可的强筋品种,育成品种的推广对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保障我国粮食和食品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际上率先研发出19个麦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被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应用于优质麦育种,提高了优质品种的选择效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发表科研论文84篇,论著3部。

刘宏民,男,汉族,1960年3月出生,河南封丘人,博士,教授。现为郑州大学药学院院长、郑州大学新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药物关键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省药品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药学会理事,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省药学会副理事长,省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是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特聘教授、民进中央委员、省政协委员等。主要从事糖化学、甾体化学和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发病中的分子机制及靶向药物设计合成研究,近年来致力于研究抗肿瘤药物研究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研究开发了盐酸倍他洛尔、西替利嗪等新药及10余项药物合成新工艺;发表SCI收录论文178余篇,被引总频数11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6项,2个新药获国家临床批文。培养博士、博士后50多人,硕士120多人。

苗明三,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河南新乡人,博士,教授。现为河南中医学院科技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药实验药理、中药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文核心中国实验方剂学编委会副主任,是国务院特贴专家、教育部优秀人才、省优秀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省杰出青年及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长期从事中医药研究,揭示了部分中药疗效的分子机制,提出了反治调平衡学说、创新了中医防治脑缺血思路;创建了中药外用研究技术和方法。主持完成“十五”、“863”、“十一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10项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并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发明专利27项;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0部;建议的12味中药外用功能被中国药典采纳,牵头起草发布行业标准1项;为万方数据库中国医学前3名、维普数据库中药学前5名、中医学前7名高被引作者。现承担国家基金2项、重大新药创制1项。

单崇新,男,汉族,1977年12月出生,河南长垣人,博士,教授。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为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奖和国家杰出青年、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称号获得者。近年来一直从事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实现了国际上第一个氧化锌基激子型电致发光、第一个氧化锌雪崩探测器等结果;已发表SCI论文140余篇,被SCI他引20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与他人合著英文专著3部,取得的科研成果多次被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同行在国际顶级期刊《 NatureNanotechnology》、《NaturePhoton⁃ics》等引用和评述,被所在领域权威手册《HandbookofZincOx⁃ide and Related Materials》收录;获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及吉林省优秀海外归国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等科技奖励和荣誉。

姚文艺,男,汉族,1957年2月出生,河南西华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任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省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首席专家、国际水土保持协会终身会员等。长期致力于河流泥沙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在土壤侵蚀规律与模拟、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以及水土保持学与河流动力学学科交叉等理论与实践方面做出了贡献。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8项、省级50余项,发表论文160余篇,被SCI、EI收录28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泥沙研究领域国际最高奖项“钱宁泥沙科学技术奖”;担任多家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编委。

张建营,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河南洛阳人,博士,教授。曾在美国Scripps研究院访问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担任郑州大学医学院(原河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德州大学(UTEP)理学院生物学系肿瘤免疫研究室主任,现任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美国德州大学(UTEP)理学院生物科学系终身正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人类肿瘤相关抗原抗体系统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面开展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是国际同行公认的肿瘤相关抗原抗体标志物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先研究者之一。在美国工作期间,主持和完成10多项由美国国家卫生部(NIH)等研究机构资助的科研项目。共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0余篇,总影响因子约420分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收录的部分文章的总引用次数已达3000次,有两篇第一作者的文章单篇最高引用分别超过230次和170次;作为其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20余次被国际专业学术会议邀请作大会学术报告和主持专业会议。

张骁,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河南信阳人,博士,教授。曾在日本从事博士后研究,任教育部(河南省)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常务副主任。现为河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学科建设(省部共建)办公室主任、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优秀专家,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获得者,河南大学植物学学科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教育部创新团队牵头人。主要研究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生长运动及发育调控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等项目。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PlantPhysiology、NewPhytologist、CellResearch等国际知名刊物上,论文单篇SCI他引近300篇次,进入ESI“植物与动物学科领域”前1.00%高被引论文排名。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力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把科技人才培养开发作为科技创新的先导,放在科技工作的优先位置。

未来10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必须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大力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创新型河南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保证。

中原学者”计划于2007年启动,是我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政府支持和引导,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及院士后备人才。该计划实施以来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省已经有49位专家当选“中原学者”。从2009年起,短短6年内先后有申长雨、张改平、喻树迅、谢剑平、樊会涛、王复明、张新友7位中原学者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院士后备人才库”。

特别是今年,我省共评选出13位中原学者,他们分别是我省具有较高水平的相关学科带头人,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为推进创新型河南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这13名中原学者平均年龄约为50岁,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38岁,整体年龄结构进一步呈现年轻化特点。此外,为吸引省外人才来豫,本次中原学者评选还对省外来豫工作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试行了“直通车”的评审方式。

这13位中原学者的当选,为我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库又增添了新鲜血液。我们在衷心祝贺他们当选的同时,也期盼他们能够再接再厉,更进一步,取得更加丰硕的科研成果,成为各自学术领域内的领军人物,有力推动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原文来源: 大河网   |  发表时间:2015-12-08   |  作者:大河网
    原文链接: http://news.dahe.cn/2015/12-08/10612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