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郊百宝"美名扬 松江茶园再飘香

23.03.2018  20:03

在西佘山,隐藏着一处有着悠久历史的茶园——西佘山茶园。这里是上海地区唯一的茶场,占地仅20余亩,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更鲜有人品尝过这里出产的茶叶。日前,西佘山茶园的明前兰茶开采,记者前往采访,为您揭开沪上唯一茶园的神秘面纱。

嫩芽初绽,严选“一芽一叶

清明将至,茶园里满山坡都是绿油油的茶树,一行行,一列列,层层叠叠,像绿色的波浪绵延起伏。开采当天下着小雨,一大清早,20多名采茶女就穿上雨披、系着头巾、带着竹筐,爬上山坡上的茶园,采摘今年第一批明前兰茶。

捏住离叶尖一厘米的地方往旁边一折,只听轻轻的一声脆响,细嫩的茶芽儿就到了她们的手中。空气中氤氲着似有还无的幽香,满目的青翠让人心旷神怡。“现在这个时候采明前茶最好了,嫩呀!”采茶女高阿姨说。

采茶是有一定讲究的,上等兰茶的标准是一芽一叶,采摘的时候叶子不能太小,不然炒出来的茶叶不香。叶子老了也不能采,否则,炒出来的茶叶不够鲜嫩。这就非常考验采茶工的眼力。

在茶树间穿行,竹筐里的鲜茶也渐渐多了起来。“一天采7个小时,只能采几两鲜茶。”高阿姨介绍说。忙碌了一整天,她们20余人共采得鲜茶7.5公斤左右,这些鲜茶经晾晒处理后,只能炒制出约1.8公斤干茶。

纯手工制,炒出“色香味形

要做出最上等的兰茶,不但要选取最适合制茶的一芽一叶,还要在采后保持新鲜,当天采,当天完成炒制。

如今,佘山兰茶还保留着传统的纯手工制茶工艺。刚采下的鲜茶,要经过晾晒、烘干、翻炒等多道工序。记者采访时,一位炒茶20多年的老师傅正端坐在一口大锅前,“抖、按、捺、推、拓、挺”,动作娴熟。高温杀青后,他将半斤茶叶倒入大锅,让鲜叶在锅里反复翻抛,直到把水分炒干,慢慢散发出淡淡香气。老师傅介绍说:“炒嫩了、炒老了都不行,温度和力道都很关键。”炒制过后还要筛分,去掉茶末和黄片。经过筛选的干茶,叶形扁平光滑,挺秀尖削,芽锋微露,叶色光润,色香味形俱佳。

量少而精,获誉“沪郊百宝

茶园只有20几亩地,所以产量并不高。”西佘山茶园负责人介绍说,由于茶园规模小,年产量只有500公斤左右。其中最高档的“明前茶”,年产量只有20公斤左右。

少而精,也是对佘山兰茶最恰当的形容。史料记载,佘山自古产茶,本为野生山茶,汤色澄绿,色翠味清,堪称茶中精品,后却颓荒。据明末叶梦珠《阅世篇》中称:“佘山茶叶与松萝(安徽松萝茶)相等,购求甚难,非与地主关系亲切者不可得,即得两许,价亦甚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佘山恢复了茶叶的种植。1957年,松江林场从浙江杭州的梅家坪引进优质茶树的母本进行试种。茶树适宜于酸性土壤种植,但上海的土质基本都属碱性,唯独这佘山脚下的20几亩地是极少见的酸性土质。历经近40年的培育发展,这里成了上海本地唯一的茶产地。

在上世纪80年代,经过权威鉴定,佘山绿茶的综合指标甚至超过杭州梅家坞龙井半个等级,佘山兰茶自此享有了“上海龙井”的美誉。上市伊始,佘山兰茶便供不应求,还曾被上海市农村工作委员会评为“沪郊百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