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股通开通首日130亿额度提前告罄 沪指平稳收官

18.11.2014  09:42

  11月18日消息:历经7个多月紧张筹备之后,连通沪港两地证券市场的沪港通昨天正式开闸,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的进程迈入了全新时刻。

   沪港通首单全新出炉

   时间:昨天9点30分

  沪港通试点一鸣锣开市,在上海交易大厅主持启动仪式的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当即公布了滚烫出炉的首单——沪股通首单“花落”伊利股份,总成交股数32700股,成交金额85.02万元;港股通首单为长江实业,成交股数8000股,成交金额113.6万元。

  “沪股通使用额度已超30亿元,港股通为2亿多元。”黄红元随后公布的两个实时额度也成了当天交易的一个缩影——境外资金热情高涨,内地投资者相对谨慎。业内人士指出,“从盘面额度消耗进度看,境外的长期资本在开通首日显得更活跃,开市及早盘一小时后,基本保持稳定的消耗速度,更多展现出长期资金均价平稳买单的风格。

   券商咨询受理量飚增

   时间:昨天9点40分

  “开盘10分钟内,我们营业部的港股通就成交了6笔。”国泰君安陆家嘴东路营业部总经理骆浩钧说,“目前,已有超过10%的合格账户,大约100多户的投资者已开通沪港通操作权限,大家较看好这个全新渠道带来的资金汇兑便利以及优质蓝筹投资标的。

  “由于沪港两地市场交易规则存在较大差异,开市没多久,公司客服中心港股通业务咨询的受理量大幅增加。”海通证券透露,截至昨天,公司累计开通港股通客户数12168户,在交易首日共有144家营业部488名客户参与交易,累计成交925笔,成交金额5926万元。

  事实上,近年来内地与香港逐步融为一体,很多对港股有兴趣的投资者可直接到香港办理相关投资业务,港股投资需求一直在释放。因此,昨天港股通的消耗额度始终在15亿至20亿之间徘徊,投资者对于近两三个月内累积涨幅偏大的港股普遍采取观望态度,相反一些始终保持低位运行的中小型股票则有部分资金尝试性买入。

  在骆浩钧看来,港股通交易首日,内地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同时,内地个人投资者因为对港股交易规则的不了解,因而采取了较为保守的策略。随着内地机构投资者逐渐介入与投资者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港股通的交易也将日趋活跃。

   沪股通130亿额度告罄

   时间:昨天13点59分

  13点59分,沪股通每日额度130亿元人民币耗尽,而当时港股通每日额度105亿元还剩91.2亿——境外资金通过沪股通渠道净买入A股的资金远超内资买入港股金额。

  “A股交易是T+1制度,当天买入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卖出。”中信证券首席理财顾问李海表示,除了交易机制的原因之外,沪股通需求较高,主要还是得益于大陆资本市场一直比较封闭,直到去年4月才允许港澳台居民开户,其他如QRII等额度也一直控制得非常严格,同时沪市集中着近年估值偏低的大盘蓝筹股,对外资有一定的吸引力。

  毫无疑问的是,内地较之全球市场相对低位的估值水平及累积涨幅是吸引境外资金入市的最大诱因。在投资标的方面,境外投资者更为青睐具有良好基本面、充分代表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香港市场稀缺的大中型股票,消费、基础设施、制造、非银金融等多个行业的指标股受到境外资金追捧。

   首日指数平稳收官

   时间:昨天16点整

  “平稳小跌”,沪港通启动首日的大盘表现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从全天成交情况,沪股通与港股通共使用额度147.67亿元。其中,沪股通触及单日130亿元的额度限制,港股通使用额度17.67亿元,剩余单日额度87.33亿元。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474.01点,微幅下跌0.19%,成交额1992.65亿元,而沪港通指数报2152.85点,跌幅为0.23%。

  从当天的市场运营来看,由于两地券商都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全天市场交易操作一切如常,从额度展示、行情呈现、交易落单到市场平稳运行等多方面没有出现波动性异常。

  此次顺利开闸也让不少投资者对未来投资标的增加及打通更多市场充满了期待。个人投资者潘先生早就开好了沪港通账户,“我其实一直在参与港股投资,是通过国内券商的香港公司开的户,炒股资金主要通过个人以及借助家人帮助换汇,数额较小,也不够方便。沪港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投资通道。”他说,“不过,目前开放的标的较少,一些心仪的投资标的无法覆盖。这也意味着内地资金对于港股的定价权将受到限制。

  上交所方面表示,沪港通的启动是起点而非终点,将持续做好运行保障工作,为投资者创造更规范化、市场化的投资环境,更好地保护好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