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上市公司发布半年报 沪市公司向服务型主导转型步伐加快
截至8月31日,沪市1071家上市公司已如期披露201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如市场预期增速放缓,但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沪市公司由工业主导向服务型主导转型的步伐加快,公司转型升级已出现积极变化。记者昨天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了解到,2014年以来,在全球经济调整分化和国民经济“三期叠加”的复杂背景下,持续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和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成为市场共识,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及产业表现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度表”。
整体业绩放缓但符合预期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2015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约为7%,同期,沪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约1.2万亿元,同比增长6.36%,与宏观经济增速基本相当。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在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政策推动下,沪市上市公司整体表现符合预期,积极因素正在增多。
首先是大盘蓝筹公司经营业绩占主导地位的格局未变。在经济放缓背景下,以金融、传统工业、能源为主的大盘蓝筹公司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统计显示,上证50、180等大盘蓝筹股平均营业收入在477亿元以上,平均净利润高于61亿元,平均每股收益0.4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84%,高于沪市6.17%的整体水平。
其次是非金融类实体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经营质量。沪市非金融类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共计0.56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1%,扎实的现金流管理,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营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次是上市公司对国家财税和就业的支持非常突出。今年上半年,沪市公司在营业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共支付各项税费1.27万亿元,同比增长4.99%,比同期3.5%的全国税收增长率高出约1.5个百分点;在职工薪酬方面,沪市公司共支付9300余亿元,同比增加716亿元。
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快
在业绩增速有所放缓的局面下,沪市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快。
沪市以交通运输、信息科技、文化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势头显著优于以传统的采矿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数据显示,沪市公司上半年第三产业净利润为9404.48亿元,同比增长15.81%,营业收入为4.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7%,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速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有效弥补了第一、二产业收入下降对经济稳定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沪市战略性新兴相关产业上半年实现营收10720亿元,实现净利润525亿元,收入和利润增速明显快于整体非金融企业。
“从固定资产投资看,沪市上市公司的投资结构已逐步优化。”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第三产业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沪市整体水平。同期,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持续下降。比如,水泥玻璃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下降了近10%、钢铁业的投资增速也低于全国总体水平。相应地,其工业产出也进一步下降,如粗钢产量同比下降4.6%,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7%,平板玻璃产量同比下降13.5%,为产业升级腾出更多空间。
还有国企改革释放的“正能量”。今年上半年,不少国企借力并购重组实现行业整合或者结构调整,催生出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整合案例。如,中国南车北车的合并,在更高层面上提升国际竞争力;又如,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实现房地产业务整体上市,成为A股史上最大规模借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