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消失的公用“给水站”
原标题:上海,消失的公用“给水站”
公用“给水站”,是上海棚户区居民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人们每天的吃水用水全靠它供应。偶而有一天,管理“给水站”的工作人员到时间不来打开“水龙头”,是会急煞老百姓的。
公用“给水站”是这样来的
说起公用“给水站”,得先说说上海人的用水历史。
上海开埠前,人们都是“靠水吃水”,用水吃水都是靠河水、井水。当时,河水清澈,井水甘醇,人们逐水而居,用水吃水不会成为问题。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特别是西方列强在上海所占地皮的不断扩张,城区人口激增,用水吃水也就成为问题。清光绪元年(1875年)3月,经过多方寻觅考证,英国商人在上海杨树浦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采用地表水的自来水厂。清光绪九年(1883年)8月1日,上海开始有了自来水,但只供应时称“租界”内的商家和居民使用。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起,水厂经多次扩建和改造后,产水量增加,成为当时远东第一大型水厂,才逐渐向城乡其他区域延伸供水。清宣统三年(1911年),苏州河边上的闸北水电公司建成投产,开始向闸北境内南部地区供水,日出水量9000多立方米,可供应10万居民用水。
“给水站”的建立是和上海棚户区的历史连在一起的。上世纪40年代,大量流离失所的外省难民涌入上海,在市区周围搭棚聚居,在闸北、南市一带形成了大规模的棚户区。当时,上海的450多万人口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居住在这些棚户简屋中。有人戏称“上海成了一座被棚户区包围的城市”。棚户区在当时的上海被称为“下只角”、贫民窟,这里的居民大多没有受过什么教育,靠出卖劳力为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相当艰难。吃水用水主要还是靠河水井水,但随着人口大量增长,清洁水源日趋紧缺,食用不洁水源造成传染病暴发的情况时常发生。1946年,当时的民国政府开始在棚户区装接“防疫龙头”,但供水量极小,水费也比其他地区贵三四倍,居民用水非常困难。
1949年7月13日,上海解放不久,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管会就发布公告,改“防疫龙头”为“零售水站”,保证棚户区居民基本用水。随后,人民政府又从各方面关心棚户区居民的生活,从修路、通电、引水等多方面改善这些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限于当时居民的房屋条件,自来水还无法实现入户进室,于是,就想办法在棚户区相对空旷的地方,建立公用“给水站”,集中向居民供水。当时确定,大约以150米为半径、 200户居民为单位,建立一座公用“给水站”。从1950年6月到1956年底,仅闸北区域内就先后建立公用“给水站”321座,受益居民23.8万人。以后,随着区域内人口的增长,到1979年,闸北全区已有公用“给水站”594座,基本保证了棚户区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图片说明:解放初的公用给水站
“水筹”、大水表和“铁罐头”
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棚户区的房屋密度还不是很挤,公用“给水站”一般选在弄堂里或马路边。一块10多平方米的空地,砌个有盖的储水池,接入供水管和水龙头,挖好“阴沟洞”,铺上“水门汀”,再搭一间可以坐一个人的木头小亭子,亭子板壁上订一块白底红字的搪瓷牌子,上面写“给水站”三个字和阿拉伯数字编号,一座公用“给水站”就基本建好了。
刚开始的时候,公用“给水站”设有专职管理人员,俗称“看自来水的”,坐在小亭子里负责收“水筹”,看管用水。当时公用“给水站”的水价比较低廉,每立方水只要6分钱。人们用水,先要买好“水筹”,一种用竹子削成的长方形小竹片,上面烙有“给水站”编号的代币物。用水时,一根小“水筹”可以装满一桶水。桶也不分大小,各种各样的水桶,木头的、铅皮的、铁皮的、用火油箱改装的,只要你拿得出、装得满、拎得动、挑得起就行。对就地淘米、洗菜、汏衣裳用水估算的也不会很精确,“毛估估”收点“水筹”就行了。
70年代以后,木头小亭子撤掉了,专职看管自来水的管理人员也没有了,用于储水的大水池也敲掉了,代之而起的是在“水门汀”中间,竖一根半人高的大口径水管,下面用砖块水泥将四周围砌起一个石柱保护水管,上面用三通横接一根水管,水管两头分别装上“龙头”,用水就直接从“龙头”放水,比原来从储水池舀水方便和卫生。因为一座“给水站”只有一只“大水表”,没有了专职管理人员,水费改为按每户人家的实有人口平均分摊。一般由居民小组长负责,每月收到水费单据后,将总价除以总人数,得出每人需缴的金额,然后上门一家家收取,收齐以后再统一上交。
由于一座“给水站”有几百户家庭使用,每户家庭人数少的三四人,多的七八人,如果哪户家庭来了一个外地客人,住满一个星期,就要加算半个人,住满半个月,就要多算一个人。因此,每月计算、收取水费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再加上有些人家斤斤计较、有些人家因经济困难一时付不出等,纠纷时常发生。有的地区因为矛盾多,没有人肯干这件麻烦事,居委会几经协调,干脆每家每户轮流做这件事,大家体验其中甘苦。殊不知,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棚户区,算不来帐的人家不在少数,这时候,家里读中小学的小孩子就派大用场了。当然,算错账、算不清帐、轧不平账的事也是会有的。自来水“龙头”一般白天敞开,晚上用自制的“铁罐头”锁住,为了防止外人用水,很多“给水站”旁边还贴着“禁止外人使用”的告示。看到有外人用水,居民会自发询问或制止。
图片说明:“大水表”
排队用水和民间“路透社”风情
对于住过棚户区的人来说,公用“给水站”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几百户人家每天都要到这里取水用水,使这里成为都市生活中一个非常“闹猛”的地方,也是那个时代城市生活的一道风景、一幅生动的风俗画。
每天早晨,家家户户洗漱都要用水,都会派人用桶去接水,人一多,就要排队等候。早年因自来水厂水压低,水管细,出水慢,“给水站”是隔夜先将“水龙头”开到最小档,慢慢将水滴放进储水池内储存好,第二天早上有人来接水、用水,要打开水池的木盖头,一勺一勺把水舀在铅桶里,才能或拎或挑回家,效率低,等候时间就长。后来自来水厂设备改善,政府又在多处建了增压泵站,换了大口径水管,才实现了从“水龙头”直接接水,虽然比舀水快,但人多也免不了要排队等候。为此,当时家家户户都有一只大水缸,早晨起来,一般先用缸里的水,然后,再派人去“给水站”拎水或挑水,把水缸灌满。拎水或挑水可是“力气活”,家里有男劳力的就有优势了。男孩多的家庭,不一会儿就能完事。女孩多的,家里距离“给水站”远的,干这个体力活就累了。
为了省点力气拎水,家庭主妇淘米、洗菜、汏衣裳甚至倒痰盂、刷马桶等,会直接到公用“给水站”来操作,就地取水,直接使用,省时省力也方便。记得当时“给水站”还备有一个很大的木桶或水缸,叫“淘米缸”,里面放满了清水,供大家淘米用,只是淘米的人多了,清水变成了白水,但在此淘米的人还是很多的,当时家家户户淘米都用竹编的淘箩,米放在淘箩里,到“淘米缸”里先搓搂浸洗一番,然后再用清水冲洗一下,既节水又清爽。据说,每天“淘米缸”里白花花的淘米水,会有专门收“泔脚水”的人来收取,送到农村去拌饲料,还是喂猪的“营养品”呢。
图片说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给水站”排队用水的情景
也因为“给水站”是一个人群集聚的地方,多的又是阿姨妈妈们,这里又成了一个信息的交流中心。棚户区居民是缺少隐私的,房子大多都是板壁或竹篱笆糊墙分割的,非常简陋,家家户户有啥动静,是瞒不住隔壁邻居的。张家有啥好事、王家有啥笑话,李家来了“人客”,赵家“吵了相骂”,“给水站”也就成了“路透社”的新闻发布站和传播点之一。当然,说的好笑大家嘻嘻哈哈,说的不好互相吵吵闹闹,呈现的是普通市民平凡生活的市井图画
消失十七载后的一次惊奇“发现”
2013年7月19日,上海多家媒体报道:闸北区苏州河边上的长安路61号和65号之间一条低矮昏暗的通道内,有一个二三十平方米的庭院,院内左手边角落里,有一个奇特的景观——一根水管竖在水门汀地面上,上面岔开的两头是两个水龙头,水管上还紧密地插着十多根五颜六色的软管,这些软管或腾空,或沿着屋瓦四散蔓延,最终连到了周围一些家庭的水龙头上。这“棵”五彩缤纷的“水管树”,被网友传说是上海最后一处公共“给水站”。但是,经有关部门查证,处在即将动迁地块的这棵“水管树”,并不能称为上海最后的公共“给水站”,而是原先这个庭院多户人家共用的一个公用自来水“龙头”。因为是动迁地块,庭院中有些人家搬走了,有些人家把房屋出租了,而“水管树”,都是私接私拉的水管,至多是一处临时接水处。
图片说明:自来水进户
图片说明:自来水进户
因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各级政府就把改善居民用水环境作为一件实事进行推进,在有条件的地区相继实施了“自来水进屋工程”等,挖路排管、引水进屋,把自来水接进居民家中。1999年年初,上海市人民政府更是把“自来水进户”列为当年的12项实事工程之一,拆除公用“给水站”,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用水问题。
1999年6月29日,赶在夏季高温来临之前,上海自来水管道全部直接铺到了居民的家门口,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龙头”。上海最后一座公用“给水站”也被拆除,结束了半个世纪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