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万余考生昨参加国考笔试 申论聚焦国民素质
近日的降温夹杂着连绵阴雨向上海市民袭来。昨日参加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上海考生们,在冷风中迎来了笔试考核。上午9时与下午2时,国家公考准时开始,沪上万余考生开始了“公考之战”。
据统计,本次考试全国共有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106.9万人网上缴费确认参加笔试,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6.9%,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约为33:1。
在雨中排百米长队等候入场
昨日7点45分,在上海市西中学考点门口,陆陆续续来了近百位考生在绵绵细雨中举伞等候。
距离开考还有不少时间,一位6点起床从松江赶来的考生表示:“赶早不赶晚,早来熟悉一下考试环境。”说完,她便又低头看起了复习资料。离开考还有50分钟,排队等候入场的队伍便有百米有余。
考前再多读一会书,抱着这样想法的同学们一手举着伞,一手拿着笔记,嘴里念叨着复习的内容。不少考生为了考前再多看一会书,进考场大门后顾不得撑伞,站在蒙蒙细雨中捧书读了起来。考点工作人员见天气状况欠佳,8点20便开门放行考生入场。
“天太冷起不来。”考试时间已过21分钟。急急忙忙跑到考场门口的考生喘着气坦言,贪恋被窝,一睁眼发现可能迟到,匆忙打车赶到考点。
在考场外,除了紧张的考生外,沪上的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一大早便跑来派发免费复习资料。
昨日早上进行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考试中,题目与往年相比少了五道题。连考2次的市民李先生表示,往常省部级考试都是考140道,昨日则只有135道题。据了解,地市级行测则安排了130道题目。考试结束的网友在微博上表示:“拿到答题卡先乱涂到了140题。看只有130道,又回去擦了10个答案。”
题量大、答不完题,仍然是考生吐槽最多的话题。昨日上午11时左右,行测考试结束。同学们出来后个个满面倦容。研究生夏同学满面煞白地向青年报记者说:“答得头晕。”在120分钟的行测考试时间内,小夏每分钟平均要争分夺秒答出1.125道题才可答完考卷。为了保证正确率,她答题时十分谨慎,尽量以做出来的答案为主。但她没想到“人生第一次没翻完考卷”,真正做完的题不到百道。早上行测考场出来后,记者随机采访发现,近7成考生因时间紧张,不得不蒙题。
据考省部级笔试的同学向青年报记者透露,2016国考的时政热点聚焦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一带一路”、食品安全法、空气污染,有关二战的文学作品等方面。
在下午的申论考试中,国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成为了考试关注热点。据参加省部级考试的考生向记者透露,申论考试中,材料主要引用了中国人在境外旅游的不文明事件、华人艺术家的创作方式等内容。《论语》中的“不学礼无以立”则被2016年国考选为大作文的考试主题。
上海华图卓老师向青年报记者分析,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情势好,国家更注重精神文化的发展。前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中,对文明道德的话题在面试的时候就炒得很热,现在放在申论的考试里,也不足为奇。“今年申论涉及到中国艺术家等话题,还体现了大国意识和带有中国精神的担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