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发挥海派文化的创新特色

05.05.2015  17:16

  “创新”是有层次的。可以是细节、甚至是表面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方向、源头上的深层次创新。中国专利申报数世界第一,论文发表数世界第二,都在不同程度上含有创新成分,但是严重缺乏深层次的创新。和世界经济一样,科技发展也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分,后者以追随模仿、承担“外包工”为主,前者才是创新。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但整体上仍属发展中国家模式,应当力争早日转型。
  深层次的创新要求有文化基础。以中国之大,想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改变社会发展的模式,就不可能学小国走取巧的途径,必须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群体和社会,而这就涉及文化,比如套话成风就不是创新的环境。和体育运动一样,高薪买球星固然好,但从长期来看,只有弘扬创新文化、形成群体的创新能力,才能实现新的发展模式。
  创新不是光凭号召就能得来的,必须找到影响创新的障碍所在,对症下药,通过移风易俗的长期努力,才能形成社会、群体的创新能力。科学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现代科学就是在文艺复兴基础上产生的。科学既是生产力,又是文化。而当前我们的理解有所偏颇,比如过分看重科学的物质效益、忽视科学的文化内涵,这不但不利于源头创新,而且还容易导致学风的败坏。
  无论从科技还是社会变革看,我国近代史上的“创新”大体上都是在引进西方概念的基础上实现的,其中上海常常起着先行者的作用。就科学而言,从徐光启的“几何原本”到任鸿隽的“中国科学社”,都是中国科学发展的里程碑,体现了上海的历史贡献。如今上海在经济上所起的引领作用,也完全可以拓展到科学和文化的创新中来。
  几十年来,“海派”都是褒贬不一、富有争议的名词。但是,如果能透过十里洋场百年沧桑的表象洞察内里,就不难发现上海蕴有一种有利创新的文化特色,具有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的能力,这就是去掉贬义之后“海派”两字的含义。中国的创新,就是需要这种富有可塑性、探索性和竞争性的活力。
  上海的特色是历史形成的。从地理上看,南宋以来长江三角洲逐步发展为中华经济文化的中心,上海正是长三角的枢纽;历史上看,“五口通商”开埠之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经过近两百年之久已经形成独特的文化; 从国际上看,上海曾几度成为远东经济的大都会,却又不曾沦为单一国家的殖民地。如果上海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历史特色,分清良莠、去芜存菁,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就可能在中国的创新路上自觉地担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要实现既定的目标,迫切需要将科技创新和文化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只有在科技上发展独立能力,形成自己的学派,才会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只有形成新型的中国文化,而不单是重复先哲古训,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这些恰恰是上海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上海应当以构筑科技创新的文化中心为己任,促进科技和文化两方面在战略高度、而不是形式上的结合,为此需要通过认真研讨,提出建设方案。具体有几方面建议:
  一是将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相结合,一个绕不开的题目是华语汉字。汉语能否成为科技创新思考和交流的工具,将在长时间尺度上决定中国文化在科技创新中的前景。世界各国的华人在前沿科技中起着重要作用,完全可以利用汉语作为载体组织国际学术交流,以促进国内高层次的科学探讨和传播。就像金融市场一样,上海可以在大力推进英语的国际交流之外,开辟“第二战场”,打造国际科技交流的汉语“市场”作为补充。
  二是“文理分家”是创新的障碍之一,而我国从科学院到高考,文理之间都有断层。科技和文化间的断层,十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断层的成因除政策之外,还在于缺乏两者之间的桥梁,缺乏文化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家的文化素养,缺乏“两栖”型的人才;这类人才在发达国家产生着巨大的社会效应,而我国对此至今缺乏认识。然而,这又是上海的长处所在:能不能发挥“海派”特色,在上海架起科学和文化的桥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机遇。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5-05/05/content_90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