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我愿裙角沾满泥土”

05.11.2014  00:47
    秋天的奉新很美。连片的稻田在秋阳的照耀下,反射出明艳的橙黄。方月萍顺手从身旁低垂的稻穗上捋下一把稻谷,挑出其中一粒,剥去谷壳,放在手心。“看,通体透明,没有腹白,是好米。”说完,她开心地笑了,黝黑的脸上漾出两个小酒窝。     3年不到,这个曾在上海工作过的浙江姑娘从着装到语言,已和当地农民没啥两样,说起水稻的相关知识,更是有模有样。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被上海某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人才引进,高薪职位,还解决了上海户口——时年27岁的方月萍得到的这一切,令许多同龄人羡慕。“我就想在农村干一份事业。”方月萍说,2008年,她跟随丈夫吴吉亮来到奉新县。当时,靠天吃饭的闭塞山村触动了她,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乡亲们改变命运,是方月萍最初的想法。     2011年9月,方月萍通过考试,成为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她的举动让家人和朋友十分不理解,要面子的父亲甚至拒绝接她的电话。“她坚持要去,而且去的就是我的家乡,我还能说什么。”吴吉亮只好跟着方月萍回到奉新。     “一个学生能成什么事?只怕是‘飞鸽牌’,待不长。”这是方月萍入农村时,村民们对她的评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出生在农村,但真的要开展具体工作时,方月萍还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生地不熟,对农村工作没有经验,听不懂奉新话,很难融入,更别提开展工作了。     “我愿裙角沾满泥土”,她开始走访村民、拜访有威信的长者、请教村干部,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村务工作,她甚至在3个月内学会了奉新话。     当好一个村官,仅仅融入远远不够。方月萍始终记着自己想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初衷。她想过很多办法,想过种草莓、种葡萄,也想过从老家引进五彩花生和黑花生种植,但都感觉不太“得力”。有的项目隔壁几个村已经在做,没特色;有的种植产品不适合本地的土壤环境;还有的项目一次性投入太大,难推广。     通过和村民拉家常,方月萍了解到,奉新是“贡米之乡”,赤田又是农业大镇,但是种植品种单一,卖不到价钱,农民一年到头只能维持温饱。“水稻是本村主导产业,主产不兴何谈发展?”方月萍决定,从引导村民种植优质水稻开始做文章。     她四处打听学习,跑手续,2012年6月,赤田春晓水稻种植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形成规模化种植、现代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体系。     村民对方月萍的想法始终半信半疑。她走访了全村80%以上的农户,耐心给他们讲政策、举例子,可最终加入合作社的只有11户,“大家都觉得我不懂技术又没销路,不太相信我。”在方月萍看来,农民不是不想脱贫致富,而是不敢。因此,自己要蹚出一条致富路,给村民们起个带头作用。     项目一启动,一个个考验扑面而来。首先是技术。方月萍把专家请到村里的田间地头,手把手对村民进行指导,从网上下载资料供村民学习,还常常在大棚内开经验交流会。其次是市场。方月萍联系县里的大米加工厂,和工厂签订水稻收购协议,承诺农户高于国家保护价收购,解除其后顾之忧。方月萍说:“每一次解决问题都是对自己能力上的提高。”     到了当年早稻上市时,方月萍给了社员们一个惊喜——试种的195亩新品种水稻,每50公斤的价格比原来的品种贵了33元。看到效益的农民纷纷加入合作社,到2013年,很多周边村庄的农户也要求加入。如今,合作社的成员已达553户,种植优质水稻6128亩,合作社社员每亩平均增收394元。当年,合作社被评为县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宜春市市级示范社。     从11户到553户,方月萍感到肩上的担子一下沉重了。“服务的人多,问题也就多了,但都得想办法解决。”     这时候,方月萍悄悄将户口从上海长宁区迁到了赤田村,“同学开玩笑,说我是‘两腿一插,在农村生根发芽’。我想真正让我留下来的,还是这里的事业。合作社刚刚起步,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上海,一个大学生可能很渺小。但在村里,觉得自己的人生特别有价值。”最让方月萍有成就感的,是自己从一个陌生的“外人”逐渐被村民接纳,变成了“村里人”。     有一次,方月萍忙到很晚才下班,走到家门口,她惊讶地发现门口摆着一碗不知哪位村民送来的香喷喷的饺子,“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     今年9月中旬,方月萍获评全国十大最美村官。10月17日,作为我省唯一、全国仅有的10名“最美村官”中的一名代表,方月萍在“2014寻找最美村官”颁奖典礼上亮相,她当着全国电视观众许下诺言:让赤田的放心大米走出江西,走上全国百姓的餐桌。父亲托姐姐给她带来三句话:不要轻飘飘,要知道自己是谁;不要老作报告,要脚踏实地;不要老接受采访,要低调做事。     现在的方月萍更忙了,她注册的“奉粮”和“奉绿”商标,正在申请绿色标志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她担任了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宜春办公室奉新工作室负责人,组织技术专家和导师团,对青年创业项目进行市场分析、风险评估、管理完善;作为宜春市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副会长,她还要带动周围村子的大学生村官,做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示范;这些天她与在北京结识的宁夏创业能手联系,计划引进枸杞辣椒……     “什么是创业,能带动农民创业,才是真正的创业。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最重要的是干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帮助村民富。”方月萍对创业有着自己的理解,“做种植大户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做一个培育种植大户的领头人,彻底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     采访结束时,方月萍指着身后那片田野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在这里建一个葡萄园,在路两旁种上大片的花,春天来的时候,这里有杜鹃,夏天来的时候,这里有荷花,后面还有大片的水库,到那时,得有多美啊!”说这话的时候,方月萍的脸上有着别样的神采。

    原文来源:《江西日报》2014-11-1 | 作者:杨静     原文链接:http://www.jxnews.com.cn/jxrb/system/2014/11/01/0134098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