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大会带动“冷词热用” 从触摸经典开始
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不断攀升,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而近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启动的“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也不断升温,似与高温天气相呼应。作为第二期焐热词汇,“搴芳”的网络热度已升至“33度”,活动参与人数达2000多万。
焐热行动每周精选推出一个节目中出现的“冰封词汇”,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广泛传播,激发亿万人学习和分享。“葳蕤”、“搴芳”和“翊赞”纷纷亮相,成为主角。阅读、转发、敲击、造句,参与方式的零门槛引发了新一轮用语时尚。
焐热行动将一些冰封在古籍里的词汇展现出来,虽然不是要人们有意学习生僻词,却给人们带来了如何丰富词汇量的思考。
词库告急:
词到用时方恨少
对于“葳蕤(weīruí)”、“搴(qiān)芳”、“翊(yì)赞”这些冷僻词汇,不少人表示没有接触过。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葳蕤”这个词出现在高中课本中的《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在信息时代,网络流行用语成为宠儿,“你造吗”、“么么哒”成为许多“80后”、“90后”、“00后”活跃谈话气氛的常用语。在创造和传播不断出新的网络词汇的同时,他们也呈现出语言运用的单调化倾向。
小林是一名新闻专业的“90后”在校大学生,平时喜欢用网络流行用语。她觉得自己在写作、交流时经常感觉词穷,词不达意。“比如,我昨天想跟朋友说‘我鬼使神差地买了一双诡异的鞋’,当时就是想不起‘鬼使神差’这个词,只好用‘莫名其妙’代替,后来才顿悟。”她说。
小廖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90后”大学生,在营销策划公司工作,拼文案、写策划成为她的家常便饭。“写文案的时候,想写得高大上一点,但是常常找不到理想的词,最后只好用通俗的语言代替,却削弱了我要的那种表达效果。”她说。
针对时下年轻人存在的这些现象,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唐兴全说:“当下快餐式、碎片化阅读盛行,人们将大量时间集中于网络媒体,比如时事短讯、社交网络中的转帖等,缺少对经典著作、文献的耐心品味。活跃于社交网络的年轻人喜欢看微博、发微信、读段子,词汇量匮乏、用词单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冷词升温:
飞入寻常百姓家
冷僻字(词)走进日常生活的典型是“囧(jiǒng)”字,包括其他派生词,如囧人、《泰囧》、《囧西游》、某人因长相很囧被称为“囧瑟夫”等。一些冷僻象形字也被带火:如“崮”(囧国国王)、“莔(méng)”(囧国皇后)、“冏”(囧到连下巴都掉了)等。冰封词汇如“浮术”(不切实际的方法),出自汉代荀悦《申鉴·俗嫌》。为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近平主席引述“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之江新语·不兴伪事兴务实》)。人们日益意识到“浮术”的危害,“浮术”一词也热起来。
然而,解冻后的冰封汉字真的能够华丽转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吗?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冉启斌认为,冰封词汇有热用的可能,如“槑”、“囧”等字,但从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这种可能性并不大。“焐热冰封汉字行动”的意义主要在于弘扬传统文化,而生僻汉字想要真正“解冻”,重新回归到人们的日常语言使用中是很难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黄鸣奋对此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冰封字(词)走进日常生活的前提是吻合当下的社会需要。语言文字领域一向是实用智慧占上风,为了普及教育、提高信息处理效率,要求简化汉字、推行拼音、淘汰冷僻词汇等;而诗性智慧则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日益得到重视,这是冰封字(词)受热捧的原因。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把玩僻字僻典,而忽略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会因小失大。
丰富词汇: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一档教育节目,央视《汉字听写大会》旨在让汉字活起来,警示人们写好汉字,用好汉语。然而,丰富用词、提高汉语水平仅靠观看一档电视节目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唐正大认为,《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一个契机,能够鼓励国人更多地阅读一些古代典范书籍。他建议,可以从《古文观止》读起,阅读一些在汉语发展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作家作品,以丰富语言知识储备和积累;其次,还应该多实践不同语体的写作。立体而鲜活的语言生活画面需要靠储备和产出两者相互促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教授白延庆认为,丰富我们的汉语言,首先应该“营造宽松、自由的表达交流环境”。在他看来,想象力与联想力是语言运用中的“两力”,而宽松的环境能够“激发国人的语言天赋,焕发国人的想象力与联想力”。此外,他认为,学校要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好书对读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焐热冰封汉字的行动仍在继续,包裹文字的冰块也在逐渐融化。对冰封汉字的炽热情感不应该只是刹那花火,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累积才是根本。希望“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