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特殊讲解员”引领市民探秘
汪品先(右三)带小朋友和家长“畅游”深海世界。 本报记者 陈龙 实习生 祝梨娟摄
■本报记者 沈湫莎
戴着耳麦、声音洪亮、娴熟地指引着游览观众,如果没有特别介绍,你很难将眼前这位身穿黑色棉大衣,头发花白的讲解员和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联系起来。在昨天由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我和院士有个约会”活动中,30余位市民在这位“特殊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去年底刚刚开放的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
一场大开眼界的科普之旅
“让孩子们到前面来吧!”在人群的簇拥下,汪品先院士的开场白简单而富有人文关怀,人群自动散开,三四个孩子走到了离院士最近的地方。
“海底最深的地方有1.1万米,即使把陆地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填进去,也填不平”、“长江、黄河看似汹涌澎湃,但把所有陆地上的河水加一块,也只有海水的百万分之一。”……这些最基本的海洋常识,在汪品先口中娓娓道来,很快就把观众们带入到这个平时难以企及的世界。
“为什么海洋里的动物个头都比较大?”汪品先“见缝插针”抛出的问题,更是牢牢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没有竞争对手”、“成长空间大”、“吃得多”……答案真是五花八门。
大家都静待汪品先给出正确答案,他却说,这可能是由于深海中食物少,动物们都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大个头有助于它们能在有食物时一次吃个饱,也有利于它们游到更远的地方觅食。
从院士口中说出的“可能”意味着这并不是标准答案,而是众多研究观点中的一种。这种体验和你在参观其他科普场馆时不一样,因为在那里,答案都是现成的,而在深海这个领域内,“答案待定”却是常态。“因为这是个非常新的领域,近30年人们才开始研究它。”汪品先说。
研究与科普齐头并进
短短30年的深海研究已经在科学界造成了不小的“地震”,一些颠覆性的发现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深海。
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家们认为海面500米以下就不可能存在生物,但深潜器带来的信息表明,海平面1000米以下是生物的温床,生活着的生物占地球总量的80%;即便是万米深的大洋底部,也有单细胞生物的踪迹,而且这些生物的寿命长达千年以上;曾经科学家们认为“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在深海却生活着不靠阳光的硫化生物,这是一个与人类所熟知的碳生物圈完全不同的生物体系……以现在人类对深海的了解程度,仅相当于揭开了它1%的面纱。
在人们的印象中,科普总是带着一些“居高临下”,需要对某些知识“盖棺定论”后,才能普及给大众,“大概可能也许”也适合做科普吗?汪品先却认为,深海科学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前沿领域,很适合做科普,如果他们没有第一时间把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告诉给公众,就是失职。
参观应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在汪品先心中,科普有着重要地位,几十年来数百场科普讲座造就了他的“能说会道”。2001年,他特意在其所主持的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的办公大楼中辟出两间房,用于科普展示;去年年底,由他建议和设计的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又与市民见面;他还有意在临港新城再建一个规模更大的深海科普场馆。
是什么使他对建科普场馆孜孜以求?他说,在许多国家,参观是学校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民众对海洋认知普遍不足,对深海的认识更是欠缺,他想把这块空缺补上。
对于已有的深海科普馆,汪品先还有一些遗憾,比如缺少互动设备和实物展示,不过这也是现实条件决定的。由于深海研究才刚刚起步,深海“来客”都被视若珍宝,普通观众很难一睹真容。不过,汪品先有意将“大概可能也许”阶段的科普进行到底,深潜、深钻、深网等未来深海研究的发展方向,就很可能出现在未来的深海科普场馆中。或许人们哪天就能坐在模拟的观测室中,通过海底光缆连接的电脑屏幕,看着南海海底水温、盐度的变化——而这正是汪品先正在着手进行的深网研究。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5-01/30/content_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