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李亦中:第三只眼睛看老电影[图]

20.04.2015  01:11

1948年《小城之春》松江城头(本版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电影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发明的初衷并非为了拍故事片,而是进行科学观察。早在19世纪70年代,英国摄影师幕布里奇研制“活动照相”装置,以此验证一匹奔马是否存在“四蹄腾空”的瞬间。1895年末,卢米埃尔家族在巴黎首次公映《火车进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等12部1分钟长度的电影。  

  1896年初出版的《自然》杂志称赞说:“有了‘活动摄影机’,所有人将能够再次看到美丽的巴黎市内出现的各种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它应用于艺术与科学,应用到记录和保存壮丽的戏剧演出场面,那该是如何的有益!当我们的后代看到复活了的先辈时,将会感到如何的喜悦!”这段文字表述了电影诞生之初人们的基本认识,概括了电影的三项职能,即记录现实生活、传播社会信息、保存活动影像。  

  1902年,梅里埃拍出《月球旅行记》,由此标示纪录片与故事片正式分野。纪录片采拍真人、真事、真景,其历史文献价值是故事片无法替代的。例如,当年“延安电影团”拍摄革命根据地和第一代领袖的珍贵影像,几乎每一格画面都被后人一用再用。又如,沪上电视媒体专程赴俄罗斯电影资料馆淘金,使我们得见中共“一大”代表的音容笑貌。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被故事片捕捉的各类历史影像,尤其纪实风格的影片注重实景拍摄,画面背景往往潜藏一闪而过的真实场景。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著有《电影的本性》,其立论基础是:“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因而也跟照相手段一样,和我们的周围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近亲性。”他特别强调,“绘画、文学、戏剧等,不管跟自然界有多大牵涉,并不真正地再现它。而电影可以说是一种特别擅长复原物质现实原貌的手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故事片领域有不少历史影像值得挖掘。  

  上世纪4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崛起,针对好莱坞梦工厂在摄影棚搭置豪华布景的做派,亮出“把摄影机扛到街头”的口号。实际上,中国电影人在30年代摄制的《春蚕》《都市风光》《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一批现实主义影片,题材、人物、风格、实景拍摄等方面已开风气之先。半世纪过后,1982年在意大利都灵举行“中国电影回顾展”,意大利影评家卡拉西奇郑重提出:“新现实主义的故乡在上海!”因而,当下读图时代我们可另辟蹊径,从上海题材故事片中搜寻这座城市的“前尘踪影”,着力建构上海历史影像数据库。有心者不妨养成第三只眼睛,基于不同的专业兴趣观摩老电影,各自从社会学、地方志、民俗学、行业历史、建筑学、城市管理、市容环境、公共设施、交通车辆……乃至特定社区、特定社群的视角出发,“观其一点,不及其余”,从故事片营造的背景场面中(包括空镜头),专注于定格鲜活的历史影像。  

  上海自开埠以来,城市景观由简趋繁、由繁趋新,不断拆拆建建,虽然说不上沧海桑田那般巨变,但城市空间变幻明显蕴含社会变迁的丰富信息。在此择取四部老电影的截图,一起通过视觉化细节唤醒上海城市记忆。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电影电视系教授)  

来源:《文汇报》 2015.04.17 第32版  

原文: 第三只眼睛看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