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头版]人人都“挤”诊,等于无急诊
“急诊是用来救命的,却正在被一些不需要急诊的病人给占用了!”昨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给记者打来“求助电话”焦急地说,入冬以来,医院门急诊量持续“爆棚”,天气变化是导致看病人数增加的主因,但其中不乏可改变的“人为因素”——一些人正把急诊当门诊看,真正需要急救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隐患重重。
这并非单个医生的“危言耸听”。新年以来,一则短消息在上海医生们的微信圈里热转:“这些天医院急诊人满为患,在此我提议,感冒发热未到38.5℃,不要到急诊凑热闹;醉酒爱闹事的,不要到急诊撒泼;白天可就诊的病不要到急诊。急诊是救命的,请别占用别人的生命线。当有一天,你的至亲急需抢救,医院里却大排长龙,医生护士有心无力,你就知道今天的转发有多重要!”
急诊间连连超负荷
入冬以来,六院的门急诊量连创新高,仅从1月1日—7日的数据看,单日平均门急诊量达到1.3万人次,是此前从未遇到过的最高值。其中,接收最危重病人的急诊抢救室里,单日就诊量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21.87%,基本上每天要接收80—95个病人,而该院抢救室的核定床位是8张,换言之,如此接诊量已大大超过医院的负荷。淮海西路上的胸科医院以呼吸道、心血管疾病诊治为特色,过去两周,该院门急诊量也创下建院以来新高。其中,急诊单日平均就诊量达到13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0%以上。“急诊抢救室到处都是地铺,核定床位只有10多张,每天要涌进来七八十个新病人,等不到床位的病人们只能自带躺椅、钢丝床睡在过道里。医生连脚都踩不进,万一有人需要抢救,隐患很多!”急诊科副主任李延文焦急地告诉记者。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缓解急诊压力,增开了夜门诊,这样一来等于“两路医生”同时看病。结果,原定于晚上8点结束挂号的夜门诊到晚上10点都停不了,门诊医生基本看到半夜12点。
逾三成病人无需急诊
分析就诊病例,大多是因为天气骤变导致的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而吸取往年的冬季接诊经验,一些医院早前就启动了应对大客流的“紧急方案”。
在六院,门急诊部门负责人宓轶群告诉记者,医院从去年开始就通过优化就诊流程、加开窗口等加大接诊能力。去年11月,入冬后门急诊量陡增,大部分科室的医生放弃休息到急诊“加班”;诊室不够,值班室、备用房间都被用作“临时诊室”;无法看病的研究生则充当志愿者,分流、导诊、安抚病人。
如此“严阵以待”,效果一度明显。上海急救中心最近统计显示,去年1月—11月,六院的急救量位居全市第二,而“担架搁置率”是全市最低的。换言之,当救命车将急救病人送至医院后,病人可快速获得床位,无需睡在担架上。
但从去年12月开始,急救担架上的病人到了六院往往“下不来”。宓轶群直言,面对不断加码的急诊量,医院不断挖掘接诊潜力也有些“黔驴技穷”了。而他们进一步分析就诊病例时有个惊人发现——1/3的急诊病例是无需急诊的病人。
“好多病人就是发烧37.8℃,完全没必要急诊,劝他们去门诊,不愿意,觉得急诊快。还有不少人迷信大医院,小毛小病都要跑到三甲,这都推高了三级医院的就诊量。”宓轶群总是劝解没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应该去门诊,这样才能获得彻底检查,把毛病搞清楚,但收效甚微。
难以言状的急救风险
如此一来,急诊医生们正在面临着难以言状的职业风险。
我国对急诊病人有分诊指南,1级(最严重的濒危病例)、2级(危重病例)、3级(急症病例)、4级(非急症病例),其中3、4级都是没有危及生命的。理论上,1级应该优先抢救。但现实情况是,医院很难做到。
“我们曾试图让一个危重老人优先就诊,但遭遇其他患者和家属的极力抗议,认为医院在‘走后门’,眼看一场冲突要爆发,我们只能让老人去排队。”沪上一名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告诉记者,当患者蜂拥而至急诊,“先来后到”的次序被大众认为是最为公平的,但这并不符合医疗急救原则。
在急救医生们看来,“人人都认为自己是最紧急病人”的逻辑下,一个巨大的医疗风险就此诞生:人人都是急诊,也就没有急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