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上海市委:课堂搬进博物馆尚有“三道坎”
近年来,各类博物馆遍地开花。然而,相对于收藏和研究,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仍显不足。怎样才能使博物馆的教育潜能充分发挥?不少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呼吁,加强文教结合,拉近博物馆与课堂之间的距离。让大家欣喜的是,在昨天举行的“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政协专题会议上,副市长翁铁慧表示,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十三五”期间“将课堂搬进艺术场所”有望实现。
机制欠缺从学校到博物馆道路不畅
2015年,上海共有六家博物馆试点开展青少年教育品牌项目活动,总体效果不错。不过,民革上海市委在集体提案中指出,要将课堂搬进博物馆还存在“三道坎”:首先是教育体制机制不适应。由于未能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纳入中小学教育的课程体系,馆校合作的长效机制未能有效建立。
其次是博物馆的管理运行体系不适应。受到部门设置及人才不足的影响,大多博物馆的“教育专员”都是兼职担任,他们对于中小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也不熟悉,很难开展切实有效的服务工作。
第三是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不适应。在博物馆未能主动有效对接学校的同时,学校也缺乏主动组织学生走入博物馆的积极性———出于课程调整、组织管理、安全等角度考虑,中小学校并不愿意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
就在昨天的市政协专题会上,委员们听到了满意的答复。根据新一轮改革,学生文艺方面的爱好将得到极大满足与鼓励,“十三五”期间,初中至高中的七年学习中,学生将至少被安排去一次美术馆、进一次剧场。翁铁慧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高中毕业时,每个学生能够有一至两项文艺爱好,希望能够逐渐帮助他们养成去博物馆参观的习惯。”
形式单一博物馆自身吸引力不足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大教育学部教授金忠明在提案中指出,作为学校外的教育机构之一,博物馆本应像学校那样,对自身的教育职能进行合理定位。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博物馆对教育职能的定位不甚清晰,大多数博物馆缺乏更为深入、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标准来指导自身的教育工作,这是致使博物馆教育潜能无法充分发挥的一大障碍。
金忠明在调研中还发现,一部分博物馆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教育手段单一,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实物+文字解说”的呈现方式,很难勾起观众的欣赏趣味和参观热情,公众在参观过程中,难以产生知识和情感上的共鸣,教育效果不佳。
对此,金忠明建议,在完善自身建设、明晰教育角色之余,博物馆教育评价体系应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人员素质、博物馆受众的知识与情感发展状况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与评价,“可借助问卷调查、网络平台和观众的智能移动终端,及时收集评价信息,以此评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