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筑座生态城(京津冀协同发展·观察)
|
靓丽的石家庄太平河。张 震摄 |
|
|
平山县西焦村的核桃林,冬日正午温暖的阳光,不受阻拦地倾泻下来,明晃晃的。正在忙活的齐秋海抬起头,感觉有些刺眼。一霎间,他有些恍惚,似乎还站在机器轰鸣的水泥生产车间,粉尘弥漫得睁不开眼。
“今年2月份就全拆干净了。”说到曾经工作的水泥厂,现已“转型”核桃种植户的齐秋海,心头一阵轻松,“拆了好,不再污染了。”
拆除的,不仅仅是齐秋海他们村的。两次集中拆除水泥厂共35家,削减水泥产能约占石家庄市总产能的40%,减少粉尘排放6898吨,相当于110多节车皮的灰尘。
9个月后的11月11日,石家庄迎来今年里的第100个“好天气”。当地媒体如此动情描写道:“耀眼的阳光穿过清澈的空气,倾泻在秋天金黄的叶子上,城市里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清晰。”
被网友吐槽为“土家庄”的石家庄,去年曾经创下近6年来河北连续雾霾最长时间纪录:14天。而今年,截至12月16日,石家庄的优良天数共109天,同比去年增加70天,优良率为31%,同比去年增加20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例为28%,同比减少13个百分点。
面对大气环境这一最大的民生,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强调要举全市之力,克难攻坚、背水一战!
根据雾霾来源解析初步研究结果,石家庄连续出台7个文件,强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扬尘污染综合整治等九大防治工程。
压煤!抑尘!控车!减排!迁企!增绿!
抓小、抓细、抓实。1—10月份,全市规上工业煤炭消费比2012年同期减少409万吨,推广优质低硫煤824.5万吨,完成10家洁净型煤生产配送中心项目建设,7个县(市)新启动洁净型煤生产线建设工作,全市已推广型煤18万吨;市区天然气公交车占有率达到85%以上,加大纯电动公交车推广力度,目前已完成40个充电站206个充电桩建设;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已达到86%,在城郊推广环保采暖炉具1.6万台;二环内全部实现机械化清扫作业;停止审批办理新上露天矿山项目;淘汰2.8万辆“黄标车”。
抓干部,干部抓。大气污染防治,直接与官帽子挂钩。“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三级环保管理网格责任追究毫不含糊。仅在北京APEC会议期间,就有29名官员受到处分。
依法治污不手软。环保、发改、工信、质监、公安、监察、工商、电力、纪检监察联合行动,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
截至目前,查处违法企业4657家,立案侦办污染环境刑事案件521起,处理环境违法犯罪人员1370名。
管天,还要管地。山要青,水要绿,石家庄要为老百姓修复、治理和打造一座生态城。
今年,石家庄开展大规模植树绿化。城内,子龙大桥1200万立方米垃圾山已被乔灌木、植被等覆盖,夏秋时节花草繁盛,成为山林景观区,拍摄婚纱照的“外景地”。城外,抱犊寨、莲花山西山区域绿化覆盖面积已经达到6万余亩,不毛之地已变青山。
一山青,一水绿。石家庄从2012年6月起,投资50多亿元,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雨污管网分流、清理河道淤泥、建设污水脱色工程等,对总长38.4公里的洨河河道进行了全面整治,污染了几十年的洨河终于再现清流。
从太平河、滹沱河到环城水系,穿城、绕城的条条水系在给城市增添灵性。老百姓期待着,在102公里碧水环城的那一天,坐上龙舟,环游美丽的石家庄。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29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