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哥"毛猛达"心有余而力不足" 上海滑稽戏为何衰落?

23.08.2016  17:36

上海著名滑稽戏演员、“阿德哥”毛猛达接受采访,忧心“上海滑稽戏怎么救”。毛猛达一句“我有责任,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慨叹,折射出当下上海滑稽戏、独角戏面临的窘境与困顿。

近日,一篇上海著名滑稽戏演员、“阿德哥”毛猛达接受《上海观察》采访,忧心“上海滑稽戏怎么救”的文章在朋友圈中传开。毛猛达一句“我有责任,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慨叹,折射出当下上海滑稽戏、独角戏面临的窘境与困顿。北有相声、南有独角戏,上海滑稽戏、独角戏作为海派文化的一种承载,几十年来留给我们太多的美好记忆与欢声笑语,《学英语》《宁波空城计》《满园春色》《72家房客》《明媒正娶》等等经典作品,不仅成就了上海滑稽戏、独角戏上世纪的辉煌,也让人们看到这门曲艺艺术的巨大魅力。

相比上世纪的鼎盛时期,当下的上海滑稽戏、独角戏面临着观众文化需求日趋多元、演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其发展确实进入到了一个历史低谷期。优秀作品少、大型演出少、冒尖演员少已经成为上海滑稽界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近些年,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绿杨等大师及多位“双字辈”艺术家相继离去,更让许多热爱滑稽戏、独角戏艺术的观众感到痛心忧虑。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的河流大浪淘沙。事实上,上海滑稽戏、独角戏当下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要再现当年滑稽界的精彩辉煌谈何容易?

时代环境的变化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语言载体。上海人面临的“沪语危机”对上海滑稽戏、独角戏带来巨大冲击。地方戏曲曲艺脱离不了地方方言,这是水和鱼一般的关系。这些年,上海独角戏也曾上过央视、登过春晚,甚至参加过一些综艺选秀节目,但是一旦放弃沪语进行表演,效果就怎么也出不来。有调查显示,在上海初、高中生中,家庭交流使用普通话的比例远高于上海话。面对“基本能听懂但不太会说”的上海青少年,滑稽戏、独角戏的影响力自然呈下降之势。

其次是传播介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上海滑稽戏、独角戏的传播模式。上海独角戏最早就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的,多少年来开着收音机听相声、独角戏成为上海人的一种习惯。放学回家边吃晚饭边听广播,这是许多70后、80后童年时代的生活常态。有趣的是,《开无线电》还成为了上海独角戏的经典之作。然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广播、电视所造成的挑战前所未有,高度依赖广播、电视的上海滑稽戏、独角戏所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再次是脚本内容。上海滑稽戏、独角戏的“噱头”不噱。与相声的“抖包袱”相似,上海滑稽戏、独角戏抛出笑料叫作“出噱头”。然而,当下网络时代的传播速度大大提升,短短几小时,一个新闻热点就能引发众多网民自创的笑话段子。例如,本届里约奥运会就让人领教了“高手在民间”的搞笑功力。这样的传播速度是传统滑稽戏、独角戏脚本生产方式所难以匹敌的。在没有网络传播的时代,“噱头”的制造不仅靠编剧、演员本身,甚至还可以从古代的一些笑话集子中挖掘素材,比如《笑林广记》中的许多笑话,都被运用到独角戏表演中成为出彩的“噱头”。在当今网络社会中,这种情况恐怕不会再发生。今年3月,84岁的滑稽戏老编剧周艺凯在一场艺术研讨会上就发出感慨:“再不赶上形势怎么办?连普通的老百姓都比你专业搞滑稽的人要‘滑稽’。

最后是团队建设。演员年龄结构老化,编剧人才匮乏,青年演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毛猛达谈到上海滑稽界的现状时说:“现在青年演员小日子过得都不错,先在电视台参加节目混个脸熟,之后可以各地走穴,大家能买下豪宅和好车,生活安逸。”这应该是这位滑稽戏老演员最忧心忡忡的一件事情。事实上,青年演员为了生计走穴无可厚非,市场环境也迫使他们参与更多综艺节目以保证曝光度,毕竟坚守小剧场、小舞台是很难让观众记住的。但是,这往往导致了不少独角戏青年演员把基本功荒废掉。同样,这些年上海滑稽戏优秀编剧人才的匮乏,也是整个上海滑稽界不愿看到的现状。有研究上海地方曲艺艺术的学者就曾指出:上海滑稽戏演出不景气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但关键因素之一是缺少好剧本,而好剧本又与优秀编剧人才奇缺密切相关。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滑稽戏、独角戏当前面临前所未有过的困难局面。环境在变,时代在变,头顶“非遗”光环的上海滑稽戏、独角戏该如何传承,的确是一道不太好回答的问题。不过,笔者倒是认为,传承这门地方曲艺艺术还是需要用时代的眼光来看待。

首先要摆正心态,正视现实。毕竟外部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想要把滑稽戏、独角戏带回到巅峰时期恐怕难以实现。但并不是说,滑稽戏、独角戏就没有市场,没有粉丝。只是市场的开拓、粉丝的赢得还需一些新思路、新方式。比如,“开心麻花”近年来在上海话剧演出市场上受追捧的现象,就值得上海滑稽界借鉴学习。

其次要守住根本,扎实基础。一门艺术形式能够历经岁月逐步积淀形成,必然有其最根本、最基础的东西。上海滑稽戏、独角戏艺术中的精华,在于“说学做唱”四门基本功上。如果没有过硬基本功,一些靠上电视节目保持知名度的青年演员,很容易被贴上表演浮夸做作的标签。反观目前运作最成功的相声社团——德云社,其每次演出依然保留一些展现相声基本功的传统节目,比如《八扇屏》《羊上树》等。事实上,无论在哪个舞台上,如果一个滑稽戏青年演员能来上一整段《金铃塔》的话,相信还是会赢得满堂喝彩的。

再次要与时俱进,贴近生活。上海滑稽戏老编剧周艺凯曾说:“过去滑稽戏是最赶‘时髦’的,社会上有什么热点事件,滑稽界总是第一个反映到作品里。”这恰恰点出了滑稽戏、独角戏多年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奥秘所在。成功塑造“阿德哥”形象的毛猛达,实际上更是一名出色的上海独角戏演员,他与搭档沈荣海的代表作《球迷》当年成为上海滩家喻户晓的独角戏作品。《球迷》的成功正是与当时上海申花勇夺甲A冠军、上海球市空前火爆的时代背景分不开。这样的例子,在上海滑稽戏、独角戏发展史上不胜枚举。可以说,要摆脱为了“噱头”而搞笑的惯性思维,恰恰需要滑稽戏演员、编剧具有对平时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灵活反应。

不管时代怎么变迁,我们的生活总是需要欢笑、需要色彩。借用一句某综艺节目的广告语:“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对”,上海滑稽戏、独角戏的传承尽管前路漫漫,但何“”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