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家训:做事要顾人 作画要从己
对中国人来说,吃年夜饭是一年到头最重要的家庭聚餐。在上海大学教师毛冬华家里,今年年夜饭的“序曲”是从她女儿、13岁的孙小清摆放碗碟和筷子开始的。把已经装盘的各式美味菜肴一一呈上桌面,光洁的碗碟摆放得格外整整齐齐。然后,家中老人一一落座、举筷开动。
“我们家有一套规矩,小字辈不允许饭来张口,一定要为家人做一些事情。”毛冬华一家三代,都和美术结缘。40后的父亲毛国伦一生供职于上海中国画院,70后的毛冬华目前任教于上大美术学院,孙小清画画也有近10个年头,屡有作品获奖。
孙祖三代画风各异。但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毛家人来说,也有一些作画的原则是共同的:不管画什么,都是写心写意之作。而这“心”“意”以及个人行事风格的养成,自然离不开家教。
懂得何时“顾人”何时“从己”
刚过去的马年,毛家人迎来很多喜事:年初,祖孙三代合办了一次名为《40·70·00》画展;年中,毛冬华完成了巨幅水墨作品《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年末又入围第六届文学艺术奖“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当记者在工作室见到毛冬华的时候,她正在做“年终盘点”,准备向“师傅”交账。
毛冬华口中的“师傅”,正是父亲毛国伦。她还在牙牙学语时,就拿着毛笔在纸上涂色了,父亲带她一路走上职业画家的道路。
毛国伦16岁时从大同中学被选拔到上海中国画院,师从樊少云、程十发。当时画院教学采取的是严格的师徒制,学生每周必须到老师家里去,看老师作画、讲授,还要拿自己的作品请老师点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员的用功和投入自不必说。
“做事要顾人,作画要从己”,这是老艺术家朱屺瞻说过的一句话,毛国伦曾亲耳聆听,后来他把这句话带回家,时常用来教育儿孙。“一个人待人接物如果总是想着自己、头上‘长角’,人品就有问题;而画图就相反,如果总是跟风他人,那肯定也难以出头。”毛冬华说,也正因此,家里有不少讲究和规矩。比如,“顾人”在家里首先表现为孝敬长辈、长幼有序。
“作画从己”这一点,在毛家的表现更明显。毛冬华近年的水墨作品,有好几件受到业内人士褒奖,获得好评的理由是她的画法投射出一种“从中国画里出走”,有中西合璧的创新。“要知道,父亲一辈子画中国画,刚开始我形成自己的风格时,父亲还不太高兴呢。”毛冬华说。
教养儿女给“糖”吃,也给苦吃
对于绘画兴趣的激发和保存,毛家确有一套“方法论”,父亲传给毛冬华,她现在又用在女儿身上。
有件小事,毛冬华记忆犹新:她7岁半时,父亲有一日买了几只梭子蟹,让她学习实物写生。父亲先做示范,接着让她把纸翻面,依样画葫芦,没多久,纸面上就呈现出一只铅笔画的梭子蟹。这时,在一旁当“评委”的妈妈发话了:“把一只摊在桌子上的死蟹画得栩栩如生,而且每一只蟹脚的形状也都画得各有特点,女儿比爸爸画得更好。”画画从眼皮子底下的东西入手,给孩子适度的表扬,从小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自信的种子——这被毛家人认为是培养兴趣的最好办法。
当然,除了给“糖”吃,更多的时候也要狠得下心肠,让孩子吃点苦。毛冬华少时在父亲的要求下练书法打基础,光欧阳询的《九成宫》就临了足足6年,“暑假里一天写8小时,写得大汗淋漓”。
孙小清目前就读于徐汇区一所中学的绘画特色班。谈及女儿画画这件事,毛冬华的一席话中,倒有一种豁达,也不乏智慧。“孩子将来不一定非要成为画家,只是学画可能让她的人生更幸福一些。人是情感动物,喜怒哀乐需要宣泄,画画就可以成为表达情绪的方法。如果能把情感的表达升华为一种艺术,这样的人生不是更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