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近18万高校毕业生去哪儿了?去西部、返家乡、到一线
原标题:申城近18万高校毕业生去哪儿了?
据《劳动报》报道:火热的7月,对于上海近18万高校毕业生而言,这是个离别和新生活开始的季节,也是走向职场的时节。他们去哪儿了?劳动报记者从申城多家高校了解到,毕业生们的就业选择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多元。同比往年,更多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准一线城市、基层一线、创业……他们既有理想又务实,将火热的青春撒向祖国各地。
据了解,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其中,上海有研究生毕业生4.7万人,本科毕业生9.2万人,专科高职毕业生4.8万人,比去年毕业总人数增加了约9000人。但就业形势整体稳定,用人单位需求量和岗位数等都有所增加,教育部门和更多毕业生开始将目光转向高质量就业。
志愿服务西部奉献青春
占冠元做了个惊人的决定。这个就读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的博士生,自愿选择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工作,“我就想为西部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加快西部的基础建设与信息化进程做出努力,同时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服务好西部的各项工作。”他言语朴实而诚恳。
占冠元生长于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小村庄,家境贫寒。自上大学起,他就一直依靠自己的双手打零工,挣取学费和生活费,捡过矿泉水瓶、扫过地、扛过钢板、洗过马桶。打工回来,他又借着公共厕所的灯光完成高等数学作业。大学期间,他还无偿辅导了5个贫困家庭孩子的学习。他说,他心中一直有“服务社会”的情怀,本科毕业时,如果有支教岗位,他一定会选择去西部。
临近毕业的几个月里,他更加关注着西部的相关消息。今年4月,面对赴日喀则地区就业的机会,他当即报了名。
“毕业了,我想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去服务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表示,今年9名同济应届毕业生自愿选择赴西藏自治区的基层工作,学校还特设了“杨帆奖”,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赴基层、中西部和重点领域就业创业,今年共159名毕业生受到表彰。劳动报记者从上海交大、华东理工等多所高校了解到,同比往年,今年志愿服务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的应届毕业生有所增加。
返回家乡欲建功立业
是回老家,还是留在上海?对于很多非沪籍的毕业生来说,这是个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的问题。“今年,去上海周边准一线城市和回家乡省会城市就业学生比例有大幅提高。”华东理工大学就业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毕业生们“北上广”情结松动,成为一种越发明显的趋势。智联招聘此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应届毕业生签约“新一线”城市的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基本持平,而希望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37.5%,明显高于一线城市的29.9%。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总体就业形势好于去年,来华理招聘的企业质量和岗位数量都有提高,毕业生们不愁找不到工作,只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本科毕业生主要是95后,他们乐于遵从内心的想法,但又不失理性。”他表示,今年毕业生到江苏、浙江、安徽等上海周边就业的很多,尤其是江苏和浙江的增长比例最高。这一方面是杭州、南京、苏州这些准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考虑生活成本和发展空间。“这些准一线城市企业开出的薪酬待遇与上海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小,苏州、宁波等地甚至已经与上海持平。”
“尤其是苏浙皖一带的学生,去周边就业的很多。甚至还有上海学生签了杭州的公司,比如阿里巴巴,每周末回沪,过双城生活。”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选择回家乡建功立业。“今年我自己带的学生,毕业就回了厦门。工作薪酬和福利都很不错。”上述负责人表示。
不仅本科生的观念在改变,以前留沪意愿最强的博士生们也在悄然改变。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届博士毕业生陈潇签约了位于烟台的万华化学基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这个在华理王牌专业本硕博读了9年的毕业生告诉记者,博士生一年级的时候就坚定信念,毕业后在胶东地区选择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选择万华,主要是因为清洁能源方向的研究与国家大方向、企业未来发展定位相一致,我在家乡就职,企业对我的忠诚度评价较高,我的团队领导能力、合作能力等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到创业潮头浪遏飞舟
将喜欢的事变成事业,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本科毕业生蒋胜敏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和奋斗者。热爱传统文化的蒋胜敏,曾在大二的暑假参加了一期国学夏令营,并在夏令营中结识了一位有三十多年旗袍从业经验的虞月华老师。这位老师是福建人,此后,蒋胜敏克服地域不便的诸多困难,多次去福建跟随虞月华老师学习,向老师请教关于旗袍工艺的种种问题。2016年9月,她成立了东华旗袍研习社,聚集吸引了一批同学,此外她还负责了一个“旗袍进校园”的项目,目前已在上海、湖南、福建、河南等多个高校开展校园项目。
毕业后,蒋胜敏决定创业,将自己热爱的事情真正做成事业。她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其毕业导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雁的大力支持,有了导师的支持和帮助,蒋胜敏开始潜心研究和开发产品。目前,蒋胜敏的创业团队以孩童的涂鸦为灵感,已经研发了一批文创产品:丝巾、笔记本、马克杯、靠枕、笔袋、文化衫……据蒋胜敏称,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包括文创产品、文创课程、个性化定制等。
在东华大学和其他高校,像蒋胜敏这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麦可思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近3年,就业大学生创业率稳定在3%左右,每年创业大学生人数超过20万人。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普及,本市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青年的融资支持、房租补贴、青年创业见习等政策,选择创新创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根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数据,2016年,上海16至35周岁青年的创业活动率为12.4%,每8位青年中就有一位是创业者。
到一线岗位锻炼成长
“我们的毕业生越来越愿意去一线岗位锻炼和沉淀,初次就业去基层的比例占到70%。”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就业办主任王真告诉记者,培养高水平一线工程师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而这个理念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据了解,2017年,该校共计有毕业生近3500人,截止到目前,签约就业率达到了89%,在全市高校中处于靠前位置。“我们学校近几年的就业平稳,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很抢手。
“通过我们对毕业生的长期调研追踪发现,经过三年到五年的锻炼周期,我们的毕业生都在建工集团等企业的核心岗位上发挥作用。但几无例外的是,这些学生都是从一线做起。”王真透露,这些企业每年都会到学校来招聘,学长学姐们也会来校现身说法,讲述他们在企业的成长历程。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陈旭龙告诉记者,2012年,他进入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安全部当安全员,从事项目一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每天都是在工地,当时到手工资也就2000多元。”陈旭龙说,经过几年的锻炼,他如今已是总部的安全部专员、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以及整改工作。“薪酬也已经大幅提升,更关键是,通过深入项目一线,我学到了真正的本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很多企业反馈,经过四年学校培养和一线锻炼,他们学习能力更强,也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放的视野。”王真感叹,毕业生受到企业欢迎,促进了学校招生生源质量的提高,学校教育进入了一个闭环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