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变成菜市场 便民扰民之间如何找到平衡

02.09.2014  11:53

  出家门就能买到新鲜蔬菜、购置生活用品,乍听起来似乎很美满,但如果告诉你,这菜市场就开在小区的步行街上,每天开窗闻到异味,你还乐意吗?在松江区泗泾镇新凯家园,小区居民就碰到了这件头疼事儿——小区内的商业步行街变成了农贸市场,还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便民与扰民之间怎么寻找平衡点?如何对管理失控的步行街踩下“刹车”?上海电台“直通990”节目与本报记者日前一起走进新凯家园,与居民一起商讨解决之策。

   50米的商业街竟有9家菜场

  记者在新凯家园一期看到,这里规划中贯穿小区的50米商业步行街,早已不复楼盘初开时干净整洁的模样,变成了脏乱差的菜市场。“现在新凯地区2.5万居民都在步行街上买菜,由于存在商机,许多商贩都把店开到步行街上。”新凯家园一期居民朱杏梅告诉记者,步行街上现有9家菜市场、2家超市、3家熟食店、2家水产店、4家点心店,还有干货店、烤鸭店、百货店等50家店面,步行街变成了菜市场。

  大量菜市场的出现,一方面方便了居民的日常购物,另一方面却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新凯家园业委会成员杜成玉告诉记者,每天早晨三四点,甚至凌晨一二点,到批发市场进货的车子就先后发动起来,有些送货的车子开进来,卸货时也不熄火,噪音很大,而且这些店铺的经营时间随心所欲,常常开到半夜11点多,让楼上的200多户小区居民难以安睡。

  除了噪音扰人,脏乱差的环境也让小区居民极为不满意。朱杏梅告诉记者,50米的商业街上放了80个垃圾桶不算,菜场每天产生的大量垃圾都往地上扔,烤鸭店的油烟令人作呕,水沟里也全都是废弃油脂。此外,运货的卡车直接开到步行街,把好端端的路面压得支离破碎。

   商业街治理究竟该由谁来管

  步行街上有菜场,的确很方便,新凯家园参与此次讨论的100多位居民代表几乎都在步行街上买过菜,如果将菜场撤去,一半以上居民表示不愿意;但菜场留在小区内,居民又抱怨脏乱差与噪音扰民,这其中的“天平”如何平衡,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文明经营、有效管理。

  小区内的步行街规划到底归谁管?居民是否能完全自治?要解决步行街难题,首先要弄清楚步行街的归属问题。“这里面有历史遗留问题。”新凯家园居委会主任贾银根告诉记者,当初步行街刚开业时,人气不足,开发商便将商铺出售给私人业主,由业主自行招租,“目前步行街上的商铺已全部售出,但只有20%的业主进行了产权登记,另外80%的业主并没有登记,最后能管理的都只有租户。

  然而,商铺业主与租户之间的利益链已然产生。一位在步行街上卖菜的摊贩告诉记者,他30多平方米的菜店已经营一年了,生意非常好,“商铺是向房东业主租来的,一月租金在6000-7000元,来买菜的大多是街坊邻里。”他并不愿搬离商业街,对于居民们诟病的脏乱差问题,他表示“很多菜叶子都是居民自己丢的,与我无关”。

  贾主任也很无奈,居委会和物业没有执法权,看到问题只能劝阻,对这些经营者没有约束力;步行街属于小区内部的商业街,城管也无法到小区内执法。对此,有居民代表提出建议,认为仅仅依靠居民自治的力量过于单薄,还需要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开发商的共同努力,此外,政府也应该在背后支撑一把,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管理,解决这类问题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

   有没有“第三条”解决之道

  解决小区步行街菜场脏乱差问题,除了各方力量联合执法,还有没有更好的第三条通路呢?

  “能否用其他商业机构代替菜市场?”一位新凯家园二期的居民提出了“腾笼换鸟”之策。她表示,新凯家园建设至今近8年,生活配套措施还是很薄弱,班车要等半个小时、24小时便利店欠缺、去银行得到镇上,“如果租给银行的租金能够覆盖租给菜场的利润,业主是不是可以考虑用商业配套设施代替原有菜场肉铺,这不是两全其美的方式么?

  贾银根告诉记者,事实上菜市场本来有它的归属地,“在小区门外的古楼公路上,早就建有一个4层楼的标准化菜场,走过去只要十几分钟,但由于2至4楼被开发成了古玩城,导致菜场实际场地不足,居民也不愿意去。”上述菜贩也表示,此前他也希望租用标准化菜场的场地,但没有摊位可租,因此才移到了步行街上。贾银根认为,如果能妥善利用已有的标准化菜场,或者改善前往菜场的交通,或许能够“扭转乾坤”。

  “老百姓买菜是生活必须,步行街上的菜场要退出,周围必须有相应的公共设施配备来承接。”另一位居民透露,新凯二期后面有块空地,原本规划时作为生活配套设施,但迟迟没有动工。如果政府相关部门能支持一把,尽早把生活配套设施建起来,把菜场移出步行街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