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升级”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企业许可、处罚未来“一键秒查”

07.06.2016  10:49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陈学军昨天做客本报和上海新闻广播、新华社上海分社新闻信息中心、东方网联合主办的“2016上海民生访谈”时介绍,目前上海工商部门正在逐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未来所有和企业有关的许可、处罚等信息都能“一键秒查”。

  企业许可和处罚信息可查

  日前,“百花学习塾”非法办学经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涉及后置审批的经营项目,企业应当自觉依法持许可经营,如果“不自觉”,作为消费者是很难察觉其属于违法经营的,进而可能会陷入经营者卷资逃跑、消费欺诈等陷阱,这类情况如何解决?

  陈学军表示,一方面,消费者在参与教育培训或是报名的过程中,要有警觉意识,向经营者索要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明,先看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否可以从事“教育培训”,如果不得从事,果断拒绝;如果可以依许可从事,再查看其许可证明,如果对方拿不出,很可能是无证经营,也要果断拒绝。另一方面,考虑到在实际和企业“交手”的过程中,消费者处于弱势,可以登录“上海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怀疑对象是否获得相关证照进行查询。

  记者随即以“上海福满家便利有限公司”为例,登录系统查询,发现除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住所、股东类型等工商公示信息外,还显示有公安消防部门批准的“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许可、在商务部门备案的“上海市单用途商业预付费卡备案企业信息”等其他部门公示的信息。据陈学军介绍,上海目前有152万家企业均在“上海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进行公示。该系统仍在不断完善,目前其他部门的8万多条信息也已经纳入,未来还要逐步接入相关处罚信息,例如教育培训机构如果因违规办学,被教委处罚过的信息,可以在系统上直接查看到。

  陈学军表示,只要监管部门联手,持续不懈地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同时向社会开放更多信息供查询,通过信息对称来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先照后证”将更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繁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近27万家企业列为“异常

  扫除以往一些制度对市场主体活力的羁绊,除了“先照后证”,还有改年检为年报——年报何时交、怎么交、交哪些,企业全部按条例规定“DIY”。

  不过,陈学军透露,仍有一些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责任的分量。截至今年5月23日,共有98.27万户企业申报了2015年年度报告,企业年报率达66.17%,比去年同期61.84%的年报率高出4.33个百分点,但仍有50.23万户企业未向工商部门申报2015年年度报告。据介绍,企业不按时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将严重影响企业信誉,正常经营活动将受到影响,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也将被予以限制或者禁入。截至5月23日,上海共有26.97万家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如果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员工也会遭殃。陈学军介绍了一起受到各方关注的实例:因为所在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员工袁小姐申请房贷时遇到了麻烦。袁小姐本身收入较高且个人信用良好,全是因为其供职的公司被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公示信息隐瞒情况、弄虚作假为由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直接导致银行认为袁小姐提供的收入证明存在瑕疵,因此贷款不能发放。

  为了按时年报,有些企业不顾信息的准确率,甚至乱报瞒报,监管部门又当如何监管?陈学军表示,上海工商部门今年年初就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双随机”抽查制度,不仅让企业杜绝了侥幸心理,自愿遵纪守法,增强了自律意识,提升了主体责任感,还让政府部门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体现了执法的公平、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