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女教师14年14次无偿献血
【三八妇女节特别报道】
“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能让你坚持献血?”
“如果能帮到别人,给他人多一些生存的希望,为什么不献血呢?”
3月7日,与记者对话的,是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年轻女教师施敏。
也许,你很难想象,这位34岁的女教师,从1999年开始,已经连续坚持无偿献血14年。不求名、不图利,很多次她都是一个人悄悄在校外的流动献血车和献血屋里完成献血。直到有一次,同去献血的老师顾虑重重的时候,为了鼓励她们,她说自己已经献过十几次了,保证献血不会对身体有损伤,大家才知道她这么多年的默默奉献。
首次献血,成年的礼物
时间定格在1999年。
刚进大学没多久的施敏,感觉自己成年了,加上当年的9月份是她20周岁的生日,献血又是在8月份,所以她把第一次献血看作是“成年的礼物”。
8月的一天,家乡慈溪血库告急,医院号召医务工作者带头无偿献血,母亲问施敏要不要加入献血队伍。19岁的她没有多考虑就同意了。
“当时有点害怕,但又有点兴奋,感觉自己的血液即将进入另一个需要它的人的体内,兴许能救他一命,觉得自己的生命也有了不同的意义一样。”
说起首次献血时心情,施敏记忆犹新。
“虽然是夏天,血库里因为储藏血液的关系,走进去有点冷,看到粗粗的针头的时候也有点害怕,血流的很慢,我被要求不断的握拳再松开,心里还担心了一下,不会抽不出200cc的血液吧。。。还好最后完成了。”
施敏告诉记者,第一次献血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她是医务工作者,又是一名老党员,多年来都是三八红旗手先进,病人和同事交口称赞的人。“母亲曾经几次经历过当病人情况危急,后续血液储备供应不上之时,在手术台上当场抽自己的血输给病人的情况。耳濡目染久了,没有觉得献血是一个重大的决定,也没用担心。”
帮到别人,何乐而不为
从这份特殊而又有意义的礼物中,施敏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也对“鲜血等于生命”的认识更加深刻。由此也开始了她的“献血之旅”。
14年,14次,她总计献出了2800毫升鲜血,这样的量大约占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总量的70%。
为了保护献血公民的健康和保证血液质量,我国的《献血法》规定献血者每次采集量一般为200ml,最高不超过400ml,两次采集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
然而,作为献血志愿者团队的一员,每每遇到血液中心O型血告急,即便是遇到刚满6个月的献血间隔期,施敏也总是义不容辞去应急献血。
事实上,在99年到07年之间,她连续4次刚满6个月的间隔期,就又再次参加献血。
“有几年,我不由自主的会去关注时间的间隔,到了时间心里就挂念着献血这件事情,有了机会遇到献血车都会走上去。”施敏说。
“为什么呢?”记者问。
“至于什么原因,当时没有多想,就觉得可以帮到别人,何乐而不为呢?今年身体状况如果允许的话,还是会参加献血活动的。”
教师职业,使人获启蒙
除了第一次献血之外,施敏心中最难忘的一次献血经历就是工作以后和同事们一起献血。她回忆道:“当时工作时间不长,对其他同事也不是非常了解,我们在办公室一起集中,一起去现场,一起经历献血的整个过程,互相加油打气,彼此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觉得很温馨。”
也正是因为献血的事,让同事们对施敏愈加了解。
“献血只是她一个外在表现,她这个人就是愿意share,总是替别人考虑。”和施敏同在一个教研组工作的王琦老师颇有感触地说,每学期排课的时候,施敏都是让同事先选上课时间,自己几乎是最后一批报,工作9年了,从来没有倦怠期,每次上完课,仍然会自己反思诸如“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学目标实现了吗”之类的问题。
的确,工作这些年来,施敏一直在不断的反省:自己是不是有认真的准备教案,学生从自己的教学中究竟学到了多少……
“教师这个职业,我觉得不只是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学到知识,这样在他们未来的工作中,他们还是有能力不断的提高自己,不断学到新的东西。”施敏对记者说,“教育的根本在于使人获得启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知道他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教育或许对此有帮助。”
原文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4-03-08 | 作者:刘晓晶
原文链接: http://www.shedunews.com/renwu/bangyang/2014/03/08/62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