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宇适度改造 东海广场:草根创业"理想园"

03.04.2015  10:30

图片说明:东海广场里的创客空间。栾吟之摄

  愚园东路、常德路口,东海广场的5栋老式商务楼,在周边鳞次栉比的甲级商务楼群中,显得并不起眼。然而,这些商务楼却是许多年轻创业者眼中的理想园地。记者日前来到东海广场,一名物业管理员说,最近来的人很多,有的是与入驻企业碰面的投资者,有的是希望入驻、来问价钱的创业团队。

  处于南京西路商圈的东海广场,是这个区域的价格洼地。周边甲A级楼宇租金早已超过10元/平方米/天,而这处所属老国企的大楼,租金只在5元左右。但吸引创新创业团队近悦远来的,不仅是价格的优势。

  东海广场共有5栋楼,3号楼一楼的1500平方米空间,经过整体装修后作为“创客中心”,目前入驻着数十家企业。整个创客空间颇有美国硅谷风格,一个个小型互联网创业团队既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区域、又有可用作交流、休憩、生活的公共区域,各个国家、不同肤色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把紧张的创业环境变得轻松。

  “这里有许多有潜质的草根创业团队。”“创客中心”创始人Bob介绍说,年轻人从兴趣出发,追求用科技和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因为手机拍照步骤太多,一个发明快速解锁、一键操作按钮的团队4个月就完成了从创业到被互联网明星企业收购的完美历程;另一个团队3年潜心研究创新,为7万家实体店主提供了管账、管货、管客户的线上管理服务……为了让创新的成果早日发芽,“创客中心”还从美国引入了FabLab(开放创造实验室),提供专属的3D打印机、抛光机、切割器等硬件设备。记者看到,部分公共空间用一些可拆分的环保材料搭建而成,可以瞬间全部打开成为上百平方米的共享空间。共享空间里,每周都举办“创客之夜”,能同时容纳百位创客英雄集聚一堂,通过路演,让好的创业项目与投资人对接。

  “创客中心”楼上以及东海广场的其他几栋楼,租客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中有不少信息技术公司、网络科技公司、智能数据公司等。商务楼一层、二层还开出数家中档饭店,成为周边白领们的食堂。愚园东路的沿街商铺是一些适合年轻人口味的小型咖啡馆、甜品店等等。

  据悉,东海广场建于1993年,前身是上海无线电十三厂,后逐步改制为上海东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隶属于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其上级主管单位为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记者注意到,曾经是老厂房的数面墙壁和天花板上,还留有一些生产设备零部件和线路管道,这些“昔日的痕迹”深受租客喜爱,甚至被特意保留、全部袒露开来用作室内装饰。

  几家科技类企业的负责人说,他们特别喜欢这里的氛围,相对紧凑的城市空间里,信息流、资源流和人流在此汇聚,能为企业提供各种有用信息。而以年轻人为主的办公环境,对创业者来说是一种创新的助推力。不少年轻人说:“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上班,上下班交通便捷,而且这里更有‘社区’的感觉。相互串门,喝杯咖啡,谈天说地,创意的火花说不定就冒出来了。

  像东海广场这样属于国有资产、能级不高的市中心楼宇,能否成为“众创空间”载体?静安区科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一点上,楼宇所有方和区域政府的想法不谋而合。国盛集团很希望盘活这处楼宇资源,通过保护性的“适度改造”,把创业者引到市中心,降低创业成本。而作为静安区政府来说,也希望引入优秀创业项目和创业人才,让中心城区成为创新创业高地。在这样的共同的目标下,静安区曾和国盛集团接洽并共同编制方案,双方一起打造众创空间。

  记者了解到,中心城区有不少这样处于“半闲置状态”、尚未挖掘出潜力的老厂房、老楼宇,这些可被用作“众创空间”的载体正逐渐受到关注。政府部门对其很有兴趣,经常上门问需;产权所有方和管理方需要相关的政策扶持,以及解决员工吃饭和停车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了,中心城区更多的老厂房、老楼宇将成为理想的创客空间、创业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