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呵护民生:保障食品安全 严查涉农腐败
食品安全,环境“绿色”,国家下拨的“民心钱”足额到位等诸多与己相关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
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牢牢把握职能定位,把法治作为引领,充分发挥指控犯罪、诉讼监督、社会治理等职能作用,不断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涉农资金投入等民生领域案件的查办力度,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不懈努力。
紧盯“舌尖上的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食品药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依法打击犯罪、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近年来,检察机关不断加大对各类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药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依法批捕起诉了熊智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周雄、王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等一批案件。
截至今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用一年多的时间,批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犯罪嫌疑人5212人,起诉12871人;立案查办食品安全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405件486人,渎职犯罪案件429件652人。
最高检针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问题多发态势,在去年开展专项立案监督的基础上,今年再次部署了为期两年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今年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挂牌督办了第一批28起制售伪劣食品案件,交办了第一批34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督办案件线索,有效发挥了刑事司法的威慑作用。
严惩生态环境领域刑事犯罪,守护青山绿水
生态环境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关系基本民生,关系长治久安,关系子孙后代。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检察机关把打击破坏生态环境领域刑事犯罪、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力度。去年以来,各级检察机关批捕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嫌疑人1万多人,起诉2.8万余人;查办生态环境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489件581人,查办渎职犯罪1123件1582人。
各级检察机关注重依托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对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线索的受理、立案、查处等情况进行集中排查,坚决监督纠正有案不移、有案不立和以罚代刑等问题。去年以来,各级检察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移送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1866件2229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1639件1984人。
据了解,继去年在全国部署开展为期8个月的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后,今年最高检决定继续开展为期两年的“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目前,专项活动正在各级检察机关扎实推进。
严查涉农腐败犯罪,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大幅增加,涉农职务犯罪问题凸显,一些人利用职务便利,套取、侵吞、挪用涉农惠民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强农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一年来,各级检察机关把服务“三农”作为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领域,组织开展涉农职务犯罪专项查处,加强对涉农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坚决打击侵害农民权益、危害农业发展、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活动,取得积极成效。
据了解,自2013年最高检开展全国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以来,截至今年5月,共查办涉农和扶贫领域职务犯罪28894人,占同期检察机关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总人数的22%。
甘肃省检察院自2014年1月在全省检察机关组织开展“保障民生民利,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专项行动以来,截至今年6月,共立案查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505件1029人。办案同时,该省检察机关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制度缺陷和管理疏漏,提出预防建议508件,帮助整章建制685项,使各项涉农资金做到了管理有序、使用有方、发放有据,拧紧了不能腐的“安全阀”。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7月至2017年7月,最高检决定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两年的集中惩治和预防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将集中查办一批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同时,开展涉农职务犯罪预防,促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促进乡村治理机制的创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