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头版]一批珍贵海外档案70年后解密,上海交大吕彤邻教授团队发布研究成果
一批被封存在美国国家档案局等多个海外档案场馆、记录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真实景象的珍贵史料,在70年后的今天终于被解密了。
这是一段不为太多人知晓的历史:从1944年到1947年,美军派出过一支多达100人的观察组,到中国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近距离观察中国共产党抗日的真实情况。观察组成员以军事专家居多,他们向美国发回了多达4万件机密观察档案。
昨天,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主任吕彤邻教授团队发布“外国观察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抗战”研究成果。史料披露,当时,包括美军观察组组长包瑞德上校在内的百余人都曾和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游击队同吃、同住、同战斗,尽管观察组的任务主要是为美国政府收集准确的情报,并非所有人都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但对于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人民群众、投入英勇抗战,都持积极肯定和褒奖的态度。
吕彤邻教授为抗日名将吕正操将军之女,早年留学美国,任教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在把这批珍贵的原始档案高清电子文件带回国内后,吕彤邻团队的研究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研究成果已以“美军观察组延安机密档案汇编”和“中央档案馆藏美军观察组档案汇编”为名,被列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的全国100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点项目。其中,第一批预计将以15册的规模于2015年底前完成出版。
披露游击战对抗日有奇效
在抗战时期,就有人诋毁中国共产党武装“游而不击”。而近年来,片面否定中国共产党抗战贡献的议论不时出现,各种“抗日神剧”更是歪曲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在敌后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战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昨天,发布会所披露的一系列史料,还原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战的真实景象。比如,美国海军陆战队队长、罗斯福总统的亲信卡尔逊初次来华时,曾一度认为“江西的共产党人是一群土匪”。然而,在来到根据地后,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1938年3月,卡尔逊完成了《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该文件现藏于美国海军部档案馆)。他在报告中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八路军的领导人发展了非常有效的游击战模式;日本步兵很大程度上依赖现代武器的帮助,日军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游击战术时却无所适从。
这些历史档案的公开,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在当时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吕彤邻还介绍,对于敌后抗战的历史,以往的研究和人们的印象普遍存在两大误区:要么认为美国始终敌视共产党的“赤色武装”,要么认为西方国际友人完全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实际上,这两种看法都不准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日作战卓有成效,在中国基层社会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并且在政治上、军事上有着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这些才是吸引大量西方人关注敌后战场、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开展战略合作的现实基础。
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第三任组长威尔伯·彼得金在政治上属于右翼,他在根据地期间也从不掩饰自己的反共立场。通过对敌后根据地长达4个月的考察,彼得金对晋察冀军区政委程子华等人表示:“我虽不同意你们的主义,但你们所做的一切我都非常同意,并且予以赞美!”尽管在意识形态层面与中国共产党存在冲突,他回国后还是在不同场合多次举行讲演,向美国社会各界介绍了不为人知的“地道战”、“地雷战”的成就。
抗战历史细节真实还原
在成果发布会上,包括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在内的多位学界专家,高度评价吕彤邻团队的研究成果。这批珍贵的海外档案不仅内容客观、真实性无疑,而且“海外档案中记录的很多细节,都是国内目前的档案馆文件不曾收入的”。章百家认为,和以往的学者收集档案相对比较零散不同,吕彤邻团队收集自海外的一大批历史档案是成系统的,这一点难能可贵。
章百家说,在敌后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确组织过对外宣传活动。“延安就有广播台,但具体的广播内容是什么,发放给外国人士的宣传稿里到底写了什么,这些档案我们自己是没有的。”而由于当时美方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发出的宣传稿,且收入了档案。所以这些记录历史真实细节的海外档案,对于学术研究而言有着相当高的价值。
来源:《文汇报》 2015.08.07 第01版 要闻
原文: 一批珍贵海外档案70年后解密,上海交大吕彤邻教授团队发布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