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医生用30年研究1根针 几根银毫病人转危为安
原标题:一个医生用30年研究一根针
4月21日消息:今日“夏至”。寒去暑至,春夏养阳。“懂经”的老上海人大抵知道,这个时候最好找中医打“三伏针”,把冬天里淤积在身体里的寒气污浊“扫一扫”。
每当此时,李的“冬病夏治”门诊就像菜场一样闹猛,有老阿姨老爷叔,也有白领和小朋友。在众人的口口相传中,这位女中医手里是“有功夫”的,她用了整整30年研究一根针。
这是一根从19世纪末起就扎根上海滩的针,历经数代海派中医的传衍,在智能4.0的时代历久弥新,愈加散发出手工技艺的魅力。
扶正祛邪靠悟性
“伏天打伏针,顺应天时。”在岳阳医院“冬病夏治”门诊,李瞡正在给病人解释“三伏针”的理念。入伏后,人体阳气达到一年中顶峰,经络气血处于最畅通的状态,正是祛除邪气、吸纳正气最好的时候。“特别是对于那些久治不愈的顽固性病症患者,这时治病正好能借助天力。”李瞡娓娓道来。
在有记载的历史中,清末民初的李培卿大夫是上海地区最早的三伏针创始人。1952年,上海市第一所由国家成立的中医医疗机构诞生,也就是岳阳医院的前身———上海市中医门诊所。从那时起,“三伏针”就成为草根群众喜闻乐见的治疗手法。1960年代,陆瘦燕、奚永江两位名医成为“三伏针”的重要代表人物。
打针灸,看似简单,其实不同穴位、时节、体质的进针方式差不多可以写一本书。关于打三伏针,李瞡记得,陆瘦燕教授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烧山火,透天凉”。
“烧山火,透天凉,把人体内的毒邪一把火烧了,气血畅通得就像开了天窗一样,就是扶正祛邪的意思。”李瞡说,扶正要用温补的手法下针,祛邪则要用清泄手法。“烧山火,就是在三伏天激发人体阳气,把深藏体内的病邪驱逐出去。”她朗朗背诵起“烧山火”的口诀来:进针快、提针慢,重按轻提,“烧完山火,病人身体会产生热感,这疗效就有了。”至于“透天凉”,则要慢进快提、轻按重提,病人身体扎针的区域会有一种凉飕飕的感觉。人生而不同,穴位深度各异。针进皮肤后,医生通过手感来摸索穴位,或上下提插,或左右捻转,每一次的挪动不过几毫米,肉眼几乎难见。如何掌握“度”?李瞡的解释是,就像烧菜,不能一克一克加调料,主要靠经验和悟性。
几根银毫病人转危为安
1986年考入上海中医大,1991年进入临床工作,李瞡花了整整30年来琢磨一根针。她师承秦亮甫教授、方剑乔老师,“好几次亲眼看到,老师只用几根银毫就让病人转危为安。”练功的过程,让她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新生感。一开始,她和同学用卫生纸自制有厚度、有韧性的纸垫,把棉球塞进布包做成棉包,在纸垫和棉包上重复几万遍进针的动作,训练手指的力量。
作为人生中的第一个“病人”,李瞡用自己的身体验证了针灸的神奇功效。有一次她喉咙痛,老师就用放血针灸法,在她的大拇指少商穴上一扎,血挤了出来,顿觉舒服很多。痛经是她多年的老毛病,老师就用灸法熏灼穴位,热流直透腰部,治疗还没结束,疼痛就已经缓解大半。后来,她第一次接诊病人,记得是一位急性腰扭伤病人。针扎进病人后溪穴后,患者开始喊“哦呦好酸”,李瞡关照他动一动腰,没想到病人立时大喊“好多了,好舒服”。回想这30年中一代代同门师兄妹的学习经历,李瞡坦言,正是这一根直径不过0.2毫米的银针,让他们这一辈人有幸见证传统中医随着岁月沉淀而愈发迷人的光芒。
古老东西不会都被抛弃
只是,“传统”这个词在当下往往和另一种公众认知相伴:“过气”。“机器人手术”、“3D打印”新技术层出不穷,依靠穴位和手感进行的纯手工治疗是不是过气了?
李瞡却不这么看,“古老的东西不会全都被时代抛弃,总有些技术是机器人永远无法替代的。”她说,针是有灵气的,拿针的人一定要守神。
一个3岁孩子面瘫后,她用针灸给他治疗了1个月,现在孩子已经完全治愈。一位70岁老人患输尿管结石,只扎了两次针,结石就排掉了。一位不到40岁青年脑梗后半瘫,绝望的家属担心他自此无法走出医院。经过李瞡针灸治疗2年后,现在已经可以用右手签字、工作……“作为上海市重点专科重点病种,10年间我们已经帮助近万人改善了运动功能。”说起这些,李瞡自信满满。她正在研究萎缩性胃炎的针灸治疗,已经做了很多病例,发现扎针确实可以让这种困扰消化科医生的疾病发生逆转。过去,针灸主要针对常见简单疾病,而现在越来越多疑难复杂疾病患者从中受益,目前能覆盖到的疾病种已经达到77种。
不过,坚守并非守旧。为了适应现代人疾病谱和体质的变化,古早医学正在不断自我调整改良:传统的粗针不断“瘦身”,从最初的2毫米减到0.18毫米;最早的针法针感强烈,病人会有明显的酸麻痛感受,现在经过手势、剂量改进,愈发轻柔。“过去治病比较粗放,重效果轻生存质量,现在更注重人的舒适度。”李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