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谈校车“撂荒”变公厕:学童安全成社会之痛
●本报评论员 廖水南
商报快评
去年10月,安徽驻台州商会投资约2000万元购置52辆校车,计划在温岭成立一家校车公司,以解决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接送难题。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因为市场需求不足,这个热情的计划被浇了“冰桶”。目前,这批崭新的校车被“撂荒”在温岭市城西街道芷胜庄村快一年了,甚至成了一些人解决内急的“公厕”。
在很多地方校车喊“渴”的时候,温岭市52辆校车被“撂荒”,着实令人心痛。据温岭教育局表示,当时考虑到浙江省关于学生校车的相关规定以及温岭当地的实际情况,当地教育局认为,温岭校车运力已经足够,再成立“校车服务公司”的条件不成熟,并将这一结果马上告知了安徽驻台州商会,但对方仍购置了52辆校车。
那么,安徽驻台州商会为什么在被明确告知“校车公司不可行”之后,依然笃信可以“先买车后补证”?毕竟,即便不求盈利,但几千万的投资,在看到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必然要做价值评估。这其中,是否另有隐情?有没有拍胸脯的大包大揽?或者谈崩了后的一拍两散?目前来看,“撂荒”校车的背后,还有诸多事实亟待厘清。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校车市场的需求约在100万辆到150万辆,购置和运营费用不低于4000亿元。所以当务之急,在于给“撂荒”的校车找一个好去处,填补其他地方的缺口,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据说,宁波一教育城有强烈的校车需求和合作意向,希望以租赁或收购的方式进行合作,不让校车资源浪费。这无疑是多赢的好事。
就现实与经验而言,校车市场的良性发展不可能依靠一方就能实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管理、财政补贴,缺一不可。事实上,这种模式已经在全国多地推行。虽然政府主导决定了校车改革的公益性,市场运作又决定了校车必然“利益”优先,两者如何平衡极为考验各地方政府的诚意与智慧,但随着校车政策与社会呼声相呼应,中国校车市场已经迎来前所未有的井喷之势。在这个时候,地方政府必须在如何引导社会资金有序参与校车建设与管理上,尽快制定有效可行的机制和规范,谁购买、谁运营、谁管理、谁监督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如此,才不会让学童安全成为中国社会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