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承载大学的理想,涵养核心价值观

23.07.2014  17:04

  本报记者 姜澎 樊丽萍
  对寒窗苦读12年的莘莘学子来说,这几天最期待的事情,莫过于收到来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作为大学寄给新生的“第一封信”,录取通知书上,校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要件”。
  校训是大学的灵魂,堪称大学之“”——一所大学自建立以来经过长期办学实践而积淀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都蕴藏在精简、凝练的校训之中。
  有研究表明,在教育部公布的112所“211”高校的校训中,“”出现频次最高,出现在50%的高校校训中;另一个校训关键词是“”,出现在35所高校的校训中。可见,中国大学校训的特色,不仅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恪尽职守、服务社会的“敬业”精神,更生发出大学在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最高层次价值中的责任担当。
  对大学来说,每年的新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于新生而言,校训,承载着大学的办学理想与价值追求,饱含着一代代学人励志故事。时至今日,这些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涵养,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源泉。
  
校训,以凝练的方式表达大学的办学理想
  走进大学的第一天,或许所有的新生都有疑问: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我将如何开展今后的学习?
  复旦大学博士生申宸,记得自己入学“第一课”——第一次去拜访导师,被问的第一句竟是“你知道怎么读博士么?”申宸一时答不上来,无奈摇头,导师遂语重心长道:把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从后往前读。
  “思近而问切,志笃而学博。”申宸茅塞顿开:读博原来就是“思—问—志”的过程。
  和申宸一样,很多大学生正是从校训开始“解码”一所大学的治学底蕴和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基因”的绵延,不同的校训也表征着各个大学不尽相同的办学风格和治学理路。
  实际上,在迎接今秋入学的新生前,不少高校这个夏天刚刚送走了又一批应届毕业生。
  在今年众高校的毕业典礼上,大学校训也同样被各校校长们征引,用以祝福毕业生——
  “我们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我的解读是,在我们心灵成长的不同阶段,要为心灵和精神而读一些不同的原典。复旦人应该努力成为一名知识分子,维护知识分子的尊严。我们不能做一个冷眼旁观的批判者,更不能成为随意的解构者,而应当是负责任、有担当而又务实的建构者……知识分子应当心有隐忧,心存焦虑,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这就是我们校训当中所说的‘近思’。
  “带上‘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理念,走上逐梦之路,用理性探寻未知的世界。用超越自身、面向全人类的理性价值追求,诠释交大人的科学追求与人文情怀,肩负起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
  “华理的校训——勤奋求实、励志明德。校训精神之要义在于注重过程哲学、过程思维,不因目标高雅而不择手段,也不因手段精巧而忘记目标导向,反对只重目标、不问过程的极端功利主义。希望当你们离开学校后,无论做人做事、立国立家,坚持不寻捷径、不走捷径,做一个目标坚定的笃行者。
  其实,无需说出校名,一听风格迥异的校训,便知不同高校在对其“终极产品”——毕业生的锻造上,烙下的文化印记有多么不同。
  南京大学杨德才教授认为,“一所大学尤其是一所著名大学,就是要通过校训这种最简洁、最凝练的方式表达核心价值,通过校训让人了解这所大学的人文精神、办学目标。
  
立德树人培育核心价值观校训是重要的抓手
  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的课题组曾经研究教育部公布的112所“211”高校的校训,结果发现,“”“”“”“”“”“济世”“”“真善美”“诚朴勤仁”是9个最常被提及的校训关键字。
  在这些关键词中,“”出现频次最高,为56次,50%的高校校训中“”是关键字;其次为“”,112所高校中有35所高校的校训出现“”字;再次为“”、“诚朴勤仁”、“”、“”。
  “”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和立校之本,“”是“以德为先”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中国大学校训的特色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恪尽职守、服务社会的“敬业”精神,更生发出大学在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最高层次价值中的责任担当。
  校训,由来已久。从秦汉儒学到唐宋书院,类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表述,展示了各种教育智慧。到19世纪末,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大学的校训更是成了各个大学精神的概括、提炼和凝结。它用最简洁的文字,向学生指明在校期间应做什么,要把自己培养成怎样的人。同时,它还表明这所大学的教育理念。
  无论是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经典校训都与大学的精神气质同根同源、共生共荣,成为砥砺优秀青年的价值尺度和行为标准,也是映射现实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立诚认为,在一所大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作为精练的价值而宣示的校训,其真正的含义需要通过在不同时期制订的办学宗旨来阐释,使之与时俱进地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
  以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沪江大学为例。沪江大学由美国基督教南北浸礼会于1906年开办后,其校训定为“信义勤爱”四字,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但在沪江的办学史上,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由中国校长刘湛恩主管校务后,其校训中“信、义”二字的宗教印记逐渐消退,内涵逐渐转变为勇于承担社会和国家责任的完美人格。校训中的“”与“”便体现在“培养为社会服务并使自己和周围的人具有良好生活品质的人”,即培养对社会有用、对他人心怀善意的人。
  在这种办学宗旨下,沪江大学反对把大学搞成获得某种特殊身份的途径,也不盲目制订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过高的学术标准,而是从培养学生能力、适应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出发,推行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和“平民化”,重点发展社会学、教育学、化工、工商管理等当时社会急需的专业,使大学的教育走出“象牙塔”。
  不少学者认为,领会大学校训,对大学核心精神进行深入解读、精准把握社会文化方向,从而才能更好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校训是培育青年学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与以往的大学不同,大众化教育变得越来越关注职业,由此给我们带来的现实困惑是: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刻意提升学生的个人竞争力、为他们做好职业准备,还是着力打造优秀的公民,成就社会的整体福祉?”不久前,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的“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上,东南大学教授林萍华意味深长地说,以校训作为切入,就大学的精神、核心价值的凝练、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校风建设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与思考,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这些困惑的钥匙。在林萍华看来,校训关乎一所大学的软实力,而校训的生命力,则在于日复一日的践行。
  
长久的实践是对校训最好的传承
  “一国有一国之国风,一校亦有一校之思想。校训就是一校之思想的凝练。校训以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引导学生的成长,持续感召大学生,实现持续育人目标。”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说,在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的召引下,一大批上海交大的师生奋发有为,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四川锦屏山,有一群交大人,在埋深2500米的山洞里,孜孜以求,探索暗物质的奥秘;大洋深处,交大研发的无人探测器,不断突破极限,探寻未知的海底世界。
  不久前,同济大学章程刚刚通过教育部核准。在大学章程中,同济大学明确地将“同舟共济”作为学校的校训。同济人对于“同舟共济”,有多维度的理解:之于个人层面,它倡导友爱、互助;之于国家和社会层面,它倡导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大爱。这个暑假,同济大学派出多支学生实践团队,奔赴黑龙江、湖南、广东、广西、甘肃、云南等全国八个地区开展“新型城镇化研究”。同济大学团委书记刘润介绍,这次实践活动共吸引113名同学参加,他们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这是同济学子们用实际行动在践行校训,兑现“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承诺。
  在这个盛夏,复旦大学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学们也启程前往河南、宁夏、四川、西藏、湖南、云南、海南等省和自治区开展支教服务活动。而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的中国海外医疗、教育志愿者团队中,每年都活跃着复旦大学志愿者的身影。
  据悉,复旦大学八成以上的学生都是志愿者,复旦已在全国建立起近50个志愿者服务站和近40个长期服务基地。
  “学生们走向社会,实践自己的知识,是对远大志向的磨炼,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指出,校园文化在青年学生身上烙下终生的影响,成为其大学时代的见证与一生眷恋的情感源泉。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将校训所凝聚的大学精神辐射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场合,使与校训相契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范围内传播,从而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不竭精神动力。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4-07/17/content_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