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高校要解一串"必答题" 大学研究"招人"策略

23.09.2014  07:47

  这两天,沪上几所部属高校有了“新动静”:各校已纷纷向教育部提交2015年自主招生方案;其他一些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本市院校,也紧锣密鼓地跟进设计2015招生方案。

  根据新公布的上海高考改革方案,2015年,大学自主招生将从高考前移至高考后。

  仅时间节点的变化可知,新高考改革虽然要从2017年开始整体实施,但改革的“前奏”已经开启。

  新高考会给大学的人才培养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大学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人们密切关注的动向。

   大学该研究“招人”策略了

  面对全新的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眼下比高一新生更“忐忑”的,恐怕是今年的高三生——2015年的大学自主招生到底怎么招?

  据了解,部属院校2015年自主招生方案提交后,有待主管部门批复,还有一些院校目前正在重新做方案设计。“有了高考成绩作依据,大学自主招生的流程肯定和过去不一样。”有高校负责人如此表示。有业内人士预计,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院校,很可能“在整体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前,在2015年、2016年的自主招生中做一些和改革总体精神相符的招生实验。

  本市一所高校的招办主任告诉记者,把自主招生放在高考后进行,确实更符合大学的理想。“对大学各专业来说,宁可选择一些有兴趣但分数不那么高的学生,也不愿意招那些仅有高分、但专业志向不明晰的学生。”而在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显然有助于大学把后一类考生“”出去。

  实际上,不少名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传递的人才选拔理念和具体做法,一直具有风向标意义。

  在此次新高考方案出台前,复旦大学2013年底就在全市高校中率先提出,从2015年开始,该校面向上海考生的自主招生选拔将试点引入学业考成绩。针对现行高中10门学业考的设置,复旦的“报考门槛”是8门科目中至少7个A等,且不同的学科对学业考科目还有不同要求。同济大学也曾明确表示,2015年自主招生将参考学业考成绩,不同学科类别会提出不同的要求,但不会要求“全A”。

  其实,从2009年上海首次推出学业考,很多名校就试图通过它来检验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但由于学业考一度要承担检验高中阶段的基本学业完成情况,又要达到人才选拔的目的,实难两全,这也是学业考受到不少诟病的原因。

  在上海的新高考方案中,今后学业考设有合格考和等级考,而按照“两依据、一参考”的原则,大学今后在招录时不仅要看考生的高考语、数、外统测成绩、3门学业考选考科目成绩,还将参考学生高中3年的综合素质评价。同时,大学可以对学生的选考科目提出具体要求,最多不超过3门。

  “过去无论是高考还是自主招生,大学习惯的做法是‘招分’——谁分数高就招谁,这样做简单,又貌似十分公平。”有高校分管招生工作的负责人就表示,根据今后的高考改革方向,大学要从“招分”过渡到“招人”,“在一个分数段的学生中,大学如何选拔最符合自己学校办学特色、定位的学生,坦白说,很多学校的经验是有限的。”(下转第五版)(上接第一版)

   大学中学联手培养人才有了机制性保证

  谈及新高考方案,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院校负责人和招生办负责人均表示,这次改革会给高校带来难得的契机。"大学今后可以对中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个性化的要求--须知,这是高教界呼吁了多少年的事情。"一位大学教务处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高考改革,大学和中学在人才培养上的衔接、沟通,将比过去顺畅很多。可以说,大、中学联手培养人才,有了机制上的保证。

  这位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不少知名大学和一些在人才培养上有特色的高中之间,已建立了一些合作平台。比如,大学拿出自己的优势学科、专业,到中学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科技夏令营等。"这种由大学和中学联手培养学科苗子的行为,现在还只是零零星星地在做。但随着改革的推进,更多大学会对中学的人才培养提出明确的、个性化的要求,大学和中学的合作、沟通会更频繁、更紧密。"

  还有一位高校招生办主任说,在传统的高考指挥棒下,学生选科和高考时填报志愿,更多是以博弈的心态进行的,甚至一些高中到了高三时基本是物理班或化学班,文科班的学生屈指可数,至于生物、地理、历史更是早就不学了。但这些学生顺利被大学录取后,棘手的问题来了:由于高中填报志愿时,这群学生是"两眼一闭",考多少分就填什么学校,到了大学,很多人自然考虑要转专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校的'冷门专业'入学分数不低,但到了大一、大二可以转专业的时候,学校要设置转专业比例的原因--如果不设防,学生都走光了。"

  沪上不少大学对新高考方案赋予的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充满了期待。尤其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过去,只有几所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学校有机会对中学"发号施令",而今后,所有高校都可以明确向中学传达自己的选才要求。

   公开选材标准是大学新一轮博弈

  对不少院校来说,随着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启动,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摆在了面前:如何增加对考生的吸引力。须知,2016年,上海将合并一、二本招生批次。不同学校之间由行政手段而设定的"等级之分"今后彻底消失了。当众多大学在一个平台上启动招生,每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显得无比重要。

  有专家分析,目前一些游走在一、二本批次之间的学校要做好心理准备,趁早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过去,有不少考生会把这类学校当做一本'保底'志愿来填,为了上一本,对具体的专业关注不多;今后一旦批次合并,学校在办学上没有明显特色,很可能会生源质量走低。"

  很多高校目前都在制定具体的招生要求,诸如对考生的学业考科目有何要求,需要达到哪一个等级等等。

  "这个方案的制定是很不容易的,充满着博弈。如果设置的门槛太高,学生不来报,那就相当于学校白白将好学生拱手让人;门槛设置过低,也同样不利于选拔。"一位高校知情人士坦言,"预计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年底,大学的决策层会很忙"。因为,随着高考改革的启动、推进,有太多的"必答题"摆在了大学的面前,大学非答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