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情感状态调查显示:七成渴望“脱单”

20.04.2016  15:08

教育调查网络版仅限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首发,与本报无协议转载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项在校大学生情感状态调查显示——

七成大学生渴望“脱单  

虽说恋爱被不少大学生列为一门“必修课”,可不少人至今仍未“选课”成功。随着“光棍节”临近,不少单身大学生又开始高呼“脱单”宣言,参加各种“脱单”活动。单身群体为何形单影只?让我们通过本期调查来一探究竟。

  大学生找对象看重人格、性格和外貌,男生找对象重外貌、女生找对象全面考量

  男生单身多因性格内向、女生单身多因人际圈小,无恋爱经验的单身群体需学会表达

数据说明

腾讯教育—麦可思大学生感情状态研究”从2015年10月开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目前的情感状态。本分析所用数据的研究时间从2015年10月14日开始,到2015年10月26日结束。收回大学生有效答卷共20157份,其中研究生1411份,本科13376份,高职高专5370份。研究方式是挂网研究,无抽样及其检验,研究结果仅代表被研究的在校大学生的状态。

  不同单身群体认为自己单身的原因

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单身的原因

调查发现

约七成在校大学生单身

  “寻找真爱”是恋爱主因

此次调查显示,受访的大学生中,约七成处于单身状态,在单身群体中,近七成打算在大学期间“脱单”。(该研究将在校大学生的情感状态分为“单身,有恋爱经验”“单身,无恋爱经验”“正在恋爱”三部分,因已婚人群样本量过少,未包括在内。)

调查显示,在校生恋爱的最主要原因是“寻找真爱”(本科:32%,研究生:39%,高职高专:30%),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恋爱的次要原因是“学习、生活上的互助”(本科:25%,研究生:22%),在校高职高专生恋爱的次要原因是“打发时间,排遣寂寞”(21%)。

值得关注的是,麦可思通过对不同性别单身群体的研究发现,近两成男生恋爱的最主要原因是“生理需求”(本科:17%,研究生:19%,高职高专:19%),该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本科:4%,研究生:11%,高职高专:4%)。

不同性别受访对象挑选交往对象时注重的方面

大学生找对象看重人格、性格和外貌

  男生找对象重外貌、女生找对象全面考量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完美的另一半。那么在校大学生挑选交往对象时会看重对方的哪些方面呢?研究显示,“人格、品行”(本科:81%,研究生:79%,高职高专:79%)、“性格”(本科:58%,研究生:53%,高职高专:51%)、“外貌”(本科:47%,研究生:50%,高职高专:44%)是大学生找对象时最看重的三要素。

对比不同学历层次的在校大学生,研究发现,在校研究生群体在挑选交往对象时看重“学历”(研究生:27%,本科:17%,高职高专:11%)、“家庭背景”(研究生:26%,本科:18%,高职高专:15%)与“经济条件”(研究生:22%,本科:17%,高职高专:16%)的比例,明显高于在校本科生群体与高职高专生群体。

从性别差异来看,超半数男生找对象时看重“外貌”(本科:58%,研究生:64%,高职高专:54%),该比例分别比女生高22个、28个和20个百分点。女生找对象时对“经济条件”(本科:24%,研究生:28%,高职高专:24%)、“健康状况”(本科:34%,研究生:36%,高职高专:31%)、“家庭背景”(本科:23%,研究生:29%,高职高专:20%)等方面因素考虑的比例均高于男生。这说明,在挑选交往对象时,女生对另一半的考量更为全面。

学历越高,找对象的要求越高

  男生单身多因性格内向、女生单身多因人际圈小

单身大学生如何看待单身缘由?从性别差异来看,感情状态为单身的学生群体中,男生认为自己单身的最主要原因是“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本科:42%,研究生:40%,高职高专:46%),女生则倾向于认为“人际圈小”是单身的主因(本科:36%,研究生:40%,高职高专:36%)。

对比不同学历层次的在校单身大学生,数据显示:学历层次越高,因“个人对恋爱对象要求较高”的原因单身的比例越高。感情状态为单身的在校研究生群体选择该因素的比例为36%,分别高于本科生群体与高职高专生群体5个、1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单身,无恋爱经历”群体学生更需要学校给予爱的帮助。研究显示,“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本科:47%,研究生:44%,高职高专:54%)是该群体单身的最主要原因,比例明显高于“单身,有恋爱经验”群体(本科:26%,研究生:25%,高职高专:27%)。

建议高校为“单身,无恋爱经历”群体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咨询和联谊活动,让他们有机会迈出个人情感第一步。这部分学生也应主动出击,通过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实习等机会,锻炼自身的沟通、表达能力,多接触异性,拓展人际圈。(制图:中国教育报 李澈  数据分析:麦可思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9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