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大国方略”示范课亮相教育部在沪现场推进会 金东寒校长作交流发言

24.06.2017  02:32

       

 

       “你想当大国国民,还是小国国民?”6月22日上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和教务处副处长、上海市高校思政课名工作室“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联袂讲授了一堂“大国方略”示范课——“什么是大国方略?”。讲台上,两位老师抛出了一个又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索。短短30分钟,学生体验到“大国方略”课程主旨,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当下,长远谋划未来,把握历史潮流,驾驭世界全局。课程设计精妙,全场笑声掌声多次。

       来自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66名学生现场感受了三所高校的三堂公开课。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大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刘贵芹,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艳国,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及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教育部门领导和相关高校领导、专家观摩了示范课。

       下午,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上海调研片会暨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召开。会议由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刘贵芹主持。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出席并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大为作了讲话。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作了题为《以“中国系列”课增进政治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交流发言。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坚、教务处处长彭章友等与会。

       大学里最难上的课是思政课。2007年,上海大学首创“项链模式”,走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沿,并已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上海大学率先开设“大国方略”通选课,开启上海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延伸。三年来,学校又相继推出“创新中国”、“创业人生”和“时代音画”等一批大课,增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四门课讲大势传大道,每学期同步开设,受到大学生普遍欢迎,社会媒体对此高度关注,各级领导给予充分肯定。相关教学研究成果也已出版。

   

       今年,上海将全面推进铺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除重点推出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程外,还着力实现3个全覆盖,即:所有高校全覆盖开设“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程;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综合素养课程改革,每所学校至少选取1门以上课程开展试点;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专业课程育人改革,每所学校至少选取2门以上专业课程开展试点。目前全市已建设“中国系列”课程近30门,175门综合素养课程和400门专业课程申报开展试点改革。目前,上海已启动“课程思政”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基本实现全市高校全覆盖。

       前不久,经组织申报课程试点方案、答辩评审,上海大学已跻身整体试点学校。学校已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具体落实开展各项工作。学校也已遴选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课程70门,其中包括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1门示范课)、5门“中国系列”之“大国方略”系列课程、33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7门“一院一课”之综合素养课程(14门)和专业课程(13门)。秋季学期我校“课程思政”工作将全面展开。本次会议报道可关注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上观、《中国教育报》、《文汇报》等。(殷晓)

  相关链接: 

http://www.jfdaily.com/journal/2017-06-23/getArticle.htm?id=1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