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校园版歌剧《江姐》赴教育部汇报演出

24.12.2016  15:06

          受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委邀请,12月23日下午,由同济大学学生和辅导员演出的校园版歌剧《江姐》在教育部机关礼堂唱响。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沈晓明,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魏士强,来自教育部机关、直属单位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党员干部近700人观看了演出。

          演出前,沈晓明在杨贤金的陪同下,看望慰问了部分参加演出的师生。他感谢同济大学党委和师生为教育部送来这台节目,让教育部机关的干部们接受教育。他说,教育部的机关干部们对这场演出都很期待。他指出,同济师生排演歌剧《江姐》很有意义,这部戏既是学校的党建成果,也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很好地宣传了同济的办学理念。他希望同济以后多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当他得知剧中江姐的扮演者之一李疏贝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辅导员时,他饶有兴趣地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虽然历史不长,但同济有很好的的传统,著名歌唱家朱逢博就是同济建筑系的。”他指出,非艺术专业的人演出歌剧,因为有其他知识的支持,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他还向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董华详细询问了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等办学情况。
          此前,教育部领导曾指出,此次红色歌剧演出是高校师生演英雄、学英雄,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坚持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是教育部机关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专题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的第一个具体活动。
            同济校园版歌剧《江姐》是我校党委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艺术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经典红色歌剧《江姐》是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是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1944 级校友,他和罗广斌合作,撰写了红色经典著作《红岩》,艺术地再现了江姐等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使红岩精神得以流传。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今年的声乐教学中,选择了《江姐》这一非常经典的红色剧目作为教学内容。后来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的支持下,学校党委决定将该剧稍加改编,成为适合学生演出的全本歌剧,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献礼。由于声乐专业的学生人数有限,又吸收了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创意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校内多个学院学生参演。自导演正式定角以来,剧组全体成员以极大的学习热忱和吃苦精神投入到紧张的排练工作中,每周排练四天。考虑到参演的这些学生均为“90后”,甚至“95后”,歌剧《江姐》所展现的年代背景离同学们比较遥远,剧组专门组织同学们阅读《红岩》原著,帮助同学们准确理解、把握剧中人物的精神内涵和气质,从而努力在不断的排练中塑造出一个个鲜明、感人的人物形象。

 

 

 

          江姐的扮演者之一、同济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大二学生贾童谣说:“我阅读了小说《红岩》,深深感受到江姐的内心有一团火焰在燃烧,那就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参演歌剧,我不仅得到专业提升,更重要的是内心得到净化和升华。”她表示,在排演这部歌剧的过程中,她对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有了更深的认识,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诸多参演同学表示,这是一段人生中特别难忘的经历,“演英雄学英雄”,在一次次排练中更深刻地感悟到了革命志士对信念信仰的坚定,对党的无限忠诚和舍生取义的精神,对“共产党人”的内涵有了更为真切的感悟,接受了一次次生动的爱党爱国教育;师生们感言,江姐身上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6月16日,该剧在一·二九礼堂首演。后来,该剧在校内和上海高校进行了巡演。由于部分参与演出的学生毕业离校,今年下半年,又从各专业学生中对演员进行了补充。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抓紧排练,有的唱段唱过300多遍。10月以来,该剧走出校园,到江姐的故乡四川成都、宜宾巡演,观看的观众共6000余人。本次进京汇报演出,主角江姐由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贾童谣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辅导员李疏贝各演半场,其余角色均由学生扮演。

 

          演出获得了成功。结束时,观众纷纷起立,热烈鼓掌。他们表示,这次演出虽然是由学生和辅导员主演,但是对角色的把握非常到位,生动地展示了以江姐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了正义和光明、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让大家感受到了理想与信念的强大力量,是一次生动的党课。有的观众现场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党办、宣传部、学(研)工部、校团委、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负责人一起观看了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