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举办全市校园气象科普基地建设现场观摩活动

01.07.2015  18:16

              为贯彻落实《气象科普发展规划》中“到2016年,每个县至少建成1个标准化的校园气象站”的要求,交流校园科普活动经验,推进全市校园气象科普基地建设进程,进一步提升校园气象科普工作水平,6月26日,市气象局、气象学会在普陀区恒德小学举行了校园气象科普基地建设现场观摩活动。全市各区县气象局分管领导、科普工作联络员,10余所气象科普特色学校的领导、辅导员,部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领导、驻军某部气象台专家等30余人参加了观摩活动。

              大家观摩了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恒德小学的气象教育创新实践园、“七彩星气象站”、物候菜园等校园气象科普设施及师生们的气象科普作品,观看了学生们绘声绘色的气象播报模拟和宣传低碳生活理念的文艺节目表演。

              在随后举行的校园气象科普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恒德小学与气象部门携手共建校园气象科普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效,分享了宝山、嘉定、普陀、闸北等区校园气象科普建设经验。会议特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国内联络部副部长、上海普陀区青少年中心科技部副部长戴剑老师做了“浅谈可持续发展教育视角下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特邀报告。大家围绕气象科普实践活动、课程研发、项目研究及积极推动学校气象科普可持续发展教育畅所欲言。

              会议对下一步校园气象科普基地创建推进工作进行了部署。围绕进一步落实“气象科普规划”和各类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创建要求,如何开展下一步创建工作形成共识,认为校园气象科普工作是气象防灾减灾和从娃娃抓起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服务,充分发动社会多方面资源,凝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力量,形成开放合作、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会议希望已命名的校园气象站要进一步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强化打造品牌和特色;正在创建的区县要更加明确创建目标,加快创建进度;创建中要注意与学校定位和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相结合,着力打造一个阵地--气象科普活动阵地,培养二支队伍—科教团队和小气象员团队,注重四个聚焦—氛围营造、课程建设、实践活动、科技社团,依托五大支撑:政策支持、专业引领、资源整合、机制保障、交流研讨。(赵朔 徐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