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教书育人标兵】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吾师林晖
(林晖,博士,教授,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高级研究学者)
采访札记:
为写这篇专访,本人采访了数十位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当得知林老师获得“教书育人标兵”称号后,出乎意料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了一个词“实至名归”。有学生甚至觉得,这个称号来得有些迟了。是的,凭林老师的为学、为师、为人,凭她在教书育人领域中的贡献,这个称号当之无愧。采访的越是深入越是不敢动笔,因为越是走近,越觉得林老师丰富,怕自己找不到恰到好处的词藻来表现林老师的思想境界,怕自己无法通过文字向更多的人介绍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
七月的上海,酷暑难当。即使处在一片蓊蓊郁郁当中的同新楼,也难以抵挡这烈日炎炎。一丝风也没有,知了歇斯底里的叫,我在二楼大厅不停的徘徊,不时的走到窗户边,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待着她的到来。她就是我的导师——林晖,因为论文出现问题,再次被她约谈。
楼道里终于传来“咚咚咚”上楼声,那快速的节奏立马让我意识到她来了,黑色的外套,一顶休闲帽。很多同学说林老师长得像明星梅婷,但在我看来,她比梅婷更有气质,更有女Boss的气场。碰到跟学术有关的问题,她是绝对不会客气的。在论文上稍微放松一点,或在作业上打一点马虎眼,被她知道了,一定是严厉的批评,但背后是长辈式的温暖和关爱。每个周六上午她都会在办公室约见学生,我也因此有了更多聆听老师教诲的机会,和林老师接触得越深入,就越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渊博的专业知识、宽广的思路、精辟的见解,往往会让你如沐春风,不虚此行。
教学创新的开拓者
“施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林老师十分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启发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不断采用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和总结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林老师亲力亲为参与教学改革。
林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两大特色。一是案例教学。上课时她不只是讲新闻学理论,还会结合大量具有典型性的国内外报道进行案例教学,帮助同学融会贯通。也许她在讲枯燥的新闻理论或财经知识,但大量穿插其中的案例却能“勾”得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比如在新闻评论学、新闻比较学、新闻编辑学等学科,将案例教学穿插在理论教学中,而且会结合当前新闻热点,让学生从新闻从业者的角度,进行模拟训练。“也许这种教学方式现在已经司空见惯了,但在我刚开始学新闻的十年前,属于非常创新的教学方法”,陈捷2004年考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专业本科,2008年毕业后进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任财经记者。“林老师当时编写了一本《新闻报道新教程:视角·范式与案例解析》,这本书我至今保留着。”
二是强调财经领域的知识结构。以新闻学的手法呈现经济学的精要,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和社会经济现象。刚入学时林老师就告诉我们,如果以后要从事财经新闻工作,一定要早点培养起对数字、经济数据的敏感性。有时在新闻课上,林老师会对诸如GDP、CPI、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利率等经济数据或相关话题与同学们进行探讨,有时也会将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拿到课堂上让我们当场进行分析,专业程度不亚于上一堂经济学或会计学的专业课。
林老师的课堂宏观、多元,善于把书本上的概念和实际经济联系起来,由此及彼,旁征博引,注重培养大家新闻实务能力和财经新闻的大视野。经过她的“魔鬼训练”,我们的专业能力得到锻炼,很多学生反映,林老师的课是自己收获最大的课程。“在林老师的系统训练下,我建立并形成了成熟的新闻思维方式:当面对新选题、新采编任务时,能更容易上手、更好理清思路。即便是遇到非本领域的新闻,也会“本能”地进行多角度思考,长此以往,新闻业务能力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刘吉现为中国搜索汽车频道主编,如今她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多亏了当年林老师的培养。
林老师上课,总是拎着几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这是她的“百宝囊”,里面全都是授课时的资料。授课时提到的每个案例,她都可以从袋子中“变”出媒体进行的重要报道文摘,然后,让学生传阅学习媒体的报道角度和抓取新闻点的方法,用新闻事实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已毕业的学姐郭丽枫曾经拎过林老师的“百宝囊”,被那个重量瞬间震惊,也问过林老师为什么上课要拿这么多东西,林老师的回答是“心里有底,讲课不慌。虽然只是有可能用到,但是准备充足才能避免讲课时要用却没有,影响讲课的质量。”
孜孜不倦的攀登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林老师的人生格言,她也一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从教20年,除了教书,她也是学科带头人,肩负着科研工作。林老师一直致力于研究新闻改革的重大问题和新闻报道的模式创新,提出了国内许多独创性的新概念、新观点,如在中国首先提出“新闻娱乐化”概念(《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至今仍是这一领域最早最权威的文献;提出了新闻报道新视角:政府视角、专家视角、平民视角;提出了新闻报道新模式:解读模式,为新闻界10年来的新闻报道业务变革提供了很富操作性的指导思想;对中国主流媒体和主流价值观的关系较早就做出了极具创新性的定义和阐述,尤其关注党报改革在其中的作用。此外,林老师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无数,也获得不少荣誉。《关于中国新闻媒介总体格局的探讨——关于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的构想》2001年7月获得上海市新闻论文三等奖;参与编写的《新闻学概论》
获得2004年度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从新词流行看全球媒体新变化》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新闻报道新教程:视角·范式与案例解析》获得2006年度上海财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做林老师的学生,没人是轻松的。她会给学生们布置很多任务,“逼迫”学生看大量的书,即使在暑假还是要被“折腾”。她自己也常说:“做我的学生比较辛苦”!所谓严师出高徒,即使辛苦,学生们仍然觉得师从她的门下是幸运的,“跟着她,我们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和复旦大学新闻系等老牌新闻系相比,财大经济新闻系是后起之秀。因此,林老师把所有热情都扑在经济新闻系上,为经济新闻系的资源开拓和争取上,倾注了所有心血。她积极联系上海优秀的媒体从业人员走进我们课堂授课,其中包括上海报业集团的领导、第一财经电视频道的总监、上海证券报的资深主任,华尔街见闻的创始人等等,通过与这些大咖们交流,同学们不仅开拓了视野,也对媒体行业增加了好感与使命感。同时林老师也不遗余力地推荐学生去优秀的报社实习,锻炼我们,考虑到媒体行业的特殊性,大多数同学实习都没有任何补贴,林老师也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大家申请一些实习补贴,缓解生活压力。
在学术的道路上,林老师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她总是随身携带记录本和笔,在会议上一边认真听取其他专家的发言,一边做记录。她的案头堆满了各种研究材料和最新的杂志,遇到感兴趣或者和我们研究领域相关的或者她认为对我们有帮助的文章,都会很兴奋地与我们讨论。当我们写论文缺少文献资料时,她随手就能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本书,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并开心的借给我们。她不但自己爱读书,也很乐意看到学生读书,有什么好书都会第一时间推荐给学生,而且对于买了很多书的学生,她都以自己的科研经费帮学生报销。在她看来,读书应该被鼓励,“能帮一点是一点”。
人文学院院长张雄教授提到林晖老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林老师不仅课堂教学质量在整个人文学院是出类拔萃的,她的工作表现也是出类拔萃的。她的责任意识非常强烈,是个工作狂,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起来就像是上紧的发条, 有一次为申请的项目准备材料,我觉得要一星期才能完成,但林老师一个人2、3天就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如果没有熬夜加班加点,这是不可能的,她是个非常勤劳的老师”。
为人师表的教育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林老师曾说过:“我20年教了数千学生,这是铁律:真正优秀的人,优秀会成为一种习惯,反之亦然”。她治学严谨,追求卓越,时时刻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优秀的品质。
林老师自己对待授课高度认真,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她家中订购了上海几乎所有重要报纸,每天都看大量的报纸,这在新闻系里也并不多见。她一日复一日做着案例的整理备份,随时更新她的案例库资料,总能结合最新鲜的新闻进行讲授。在这个新闻网络化、碎片化的时代,她按时间脉络把新闻事件进行电子版和纸质版的双重整理备份,使事件进程条理化、清晰化,便于从整体层面把握事件发展,日后这些都成了她的新闻数据库。
因此,林老师也严格要求学生。每当学生给她发论文或者作业,她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予回复,也会告诉学生,哪些地方存在问题需要修改,用这种高度负责的方式,“逼”学生养成了下笔前要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的习惯。
李玮娜是林老师曾经带过的本科生,毕业多年仍然与林老师保持着亲密关系。“2006年的夏天,林老师推荐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去经济观察报总部实习,是林老师帮我们实现的,当时觉得林老师就是创造梦想的老师。记得那个暑假,北京很热,实习也很有挑战,自己带着一个谨小慎微、诚惶诚恐的心在体验真实的媒体,和北京很热天气配合的着的是自己一颗焦灼的心。中间遇到很牛气的记者爱答不理,坐冷板凳无所适从,选题屡屡受挫,也有自己四处采访跑黑了一张脸。就在实习快结束时,林老师趁着在北京学习的机会特地跑到经观去看我们。那一刹那,见到亲人的感觉,让自己感动到泪奔。”2007年的夏天,通过自己的努力,李玮娜终于进入了经济观察报上海记者站。“我知道这都是林老师的功劳,没有林老师,我都不知如何去敲开报社的门。”
“林老师的坐骑,是一辆紫红色的凤凰牌自行车,我骑过,链条和护链板的摩擦很刺耳,2011年毕业的时候它已经很旧了,也许已经骑了很多年,也许现在还是林老师的宝马良驹。2011年上半年,林老师到英国进修,她把他的“宝马”借给了我,每天骑着林老师传给我的宝马,出去采访、上课、参加活动、包括到《第一财经日报》实习都浑身是劲,都背负着期望,那是种无形的力量”。郝力更是2009年考入财大新闻学的研究生,“作为一名来自偏远内蒙古来大都市求学的学生,能够承蒙林老师两年的教诲和生活上的关照,受益匪浅,着实幸运”。
大爱无声的铺路者
林老师是一个极具新闻情怀的老师。她既是象牙塔里的学术明灯,又是业界里的实务专家,更是学生们成长的导师和新闻系的铺路人。在高校里多的是专业大拿,他们一生只在追求塑造自己。但很少有像林老师这样不仅在专业上孜孜以求,更是爱学生超过一切。
“林老师平日工作负荷很大,尽管如此还是会认真地为大家的作业评分,答疑解惑。有时候因为作业缘故,我过了凌晨还会联系老师,但老师没有一次是睡了的,深夜一点也会答复我。”金嘉捷今年大三,是对媒体充满热情的女孩子。在她看来,林老师是真正站在学生角度上、为学生考虑的好老师。“有一次与老师聊天,无意中表达了实习感兴趣的方向,原本以为老师根本不会记得,但是几个月后,老师看到适合我的实习岗位第一时间就推荐给我了。这样的小细节让我很感动,如果不是真心关怀学生,也不可能把这些小事放心上。”
许多学生即使已毕业多年,但每当工作或生活中碰到困难与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还是与林老师交流;每当工作和生活中取得进步时,学生们也乐意与林老师分享。
刘伟是林老师07届所带的研究生,来自山东青岛,现在在财大经济学院做宣传秘书。“我刚到上海时无亲无故,林老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那时候觉得林老师像亲人一样亲切”。她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在和林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慢慢捋出来的,不幸的是答辩前一个星期电脑被偷了,当时论文没有做任何的备份,她心里特别急,林老师知道后给了她极大的安慰和鼓励。“林老师买了一大包零食给我,跟我说后面的几天可能要熬夜很辛苦,注意劳逸结合。当时非常感动,心也没那么慌了”。
师恩难忘,刘伟经常去办公室看望林老师,结婚的时候还特地去林老师家送喜糖,“没想到林老师还给我准备了结婚礼物,给了我很大惊喜”。
“喜糖的盒子是Hello Kitty的造型,后来再去林老师家,发现林老师把那个盒子作为装饰品摆在了电视柜上。”抛去一切光环,林老师和所有人一样享受着朴实但却温馨的生活。
林老师的白发已经很明显地夹杂在发髻当中。有学生曾感慨,年岁并不高,容颜靓丽的女教师,在这国际大都市,为什么不染黑稍加修饰呢?后来我们才体会到,她的心思全花在教学上,她的活动轨迹大部分穿流在校园里,与国际大都市何干?与世俗潮流何干?无须修饰,作为女性,白发不是一个有魅力的标志,但作为教师,白发正是教书育人消耗心血的见证,那是一名教师最美丽的点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林老师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很多学生现已活跃在国内外知名媒体,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2014年7月,在林老师的带领下,我校入选“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经济新闻系一步一步地发展壮大,学生们也在这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
以下为部分毕业生想对林晖老师说的话:
柴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上学的六年时间里不仅是知识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您的严谨、刻苦一直被我视作榜样。尽管离开学校已经5年了,但我仍然不时感受到您坚定、勤勉的步伐,带着我们这些学生、带着我们这个系越走越好。“教书育人标兵”您绝对当之无愧了,这话要说出口都有点俗,但事实确是如此。祝福事业之类的话不想说了,只想对您叮咛一句,注意身体!
陈捷(《21世纪经济报道》担任4年财经记者,现在在复星集团从事矿业和资源行业的投资与研究工作):虽然我从上财经济新闻系毕业已有六年,一直非常感谢与怀念林老师对我的教诲和帮助。最近新闻圈最流行的一句话是“我心澎湃如昨”,我曾经对于新闻的澎湃其实最早也来自于林老师。衷心祝贺林老师获得“教书育人标兵”的称号,也祝愿林老师培养越来越多的一线财经新闻媒体人,让我们上财经济新闻系成为中国财经新闻领域中的“黄埔军校”。
李玮娜(中融华信国际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感谢林老师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在我最灰暗的日子中给了我无限的温暖和力量。在您的身上我看到了坚持、热爱和追逐。以前的我们是财大一群不被重视的学科和孩子,而现在我相信新闻系已经是一块金子招牌,这中间都是林老师您给予我们的荣耀。最后只想说您也要注意休息,还想说多来北京,很想您。
郭丽枫(上海市静安区税务局副主任科员):林老师,您一直非常投入工作也非常辛苦,您的学生都看在眼里,我们都爱您!保重身体,培养更多的桃李遍布天下!
徐艺(国联证券传媒及互联网行业研究员):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林老师,做您的学生是我六年大学生涯最大的幸福,感谢您!
刘吉(中国搜索汽车频道主编):林老师,很感谢您!正是在校期间您的教育,能够让我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我现在非常想能找机会回到母校,跟您面对面深入交流,聊聊新闻学理论发展的现状,聊聊新闻实际工作的见闻,请您为我思想和业务提升做进一步指导。呵呵,林老师在学校等我哈!
郝力更(招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公司客户经理):大恩不言谢,但却忍不住要谢。自到上海财经大学报名那天起就立志要学成后报效家乡,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那天我初衷未改,并不留恋上海这座城市,但却不舍这片并不宽敞的校园,留恋我的恩师。
(供稿:胡宋萍 供图:林晖 编审:李卫 收稿日期:201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