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全面推广“林地养护家庭承包责任制” 让每片涵养林都有“主人”
家住上海松江新浜镇南杨村的高美荣和她的丈夫陆林生,每天早上7时不到就要骑着电瓶车出门了。原来,今年1月夫妇两人与当地林业部门签订了一份林业管护合同,以家庭为单位,共同管理一片256亩的黄浦江涵养林。以前,涵养林主要是由林业专职人员负责养护。现在,松江开始全面推广“林地养护家庭承包责任制”,参照推广多年的“家庭农场”模式,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管理、养护,让黄浦江畔每一片林地都有“主人”。
位于黄浦江上游地区,地处二级水资源保护区,松江浦南地区分流河道多,涵养林分布广,2.04万亩涵养林区域中,实际种植的林地有1.87万亩。
多年以来,涵养林管护一直实行着区、镇至林业小组三级管理方式,组建了人数众多的专职林业管护队伍。2014年年底开始,松江区农委在叶榭等地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涵养林管护试点。目前,除了0.52万亩企业造林面积,全区所涉7个镇已全面推广这一模式。
以200亩—250亩左右适度划分面积,每亩每年以150元—200元不等进行管护补贴——如今,在松江区,像高美荣这样的林地主人共有62位。
他们大抵有这样的特点:平均年龄40岁—50岁,夫妻双方并不从事林地管护以外的工作,大多住在所分配林地不远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夫妻中的一方,必须拥有多年林地管护经验,在原有的林业小组中有着不错的工作表现。一旦入选,原有的工资和社会保障,还将继续保留。这就意味着,入选家庭将多一份补贴收入。
“合同签了,责任也重了。”高美荣和丈夫决心把这片地“管”起来。考虑到出行不便,镇相关部门早在“抓阄分配”之前,就对这片林地的管理者增加了每年3000元—5000元的车费补贴。高美荣夫妇“接管”后,骑着电瓶车,来回往返1个小时左右,干劲十足。
他们干劲十足,还得益于涵养林管护的考核制度。依照规定,松江区农委发放了一份《黄浦江涵养林家庭管护考核评分表》,这其中,涉及林地巡护、养护、抚育,病虫害防治,林地设施维护以及为林地建立养护档案6大项9个小项。考核与收入挂上了钩,每个季度,有林业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评定小组,进行不定期检查考核、打分,而这个分数将对应年终补贴的发放。
记者 黄勇娣 通讯员 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