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挂牌文物保护点外墙脱落摇摇欲坠 仍未修缮
[新民晚报·新民网]评定的文物保护点,为何水泥封门?近日,市民邬先生向新民晚报反映,松江区泗泾老街和松江老城有百余处民宅是“挂了牌子”的文物保护点,但近一年来住户陆续搬离,水泥封门封窗,有的房屋破损严重,却不见任何保护措施,这让他极为担忧这些老建筑是否会遭到拆除。
有关部门的“保护”体现在哪里?何时修缮这些文物保护点?相关规划方案在哪里?邬先生表示,老建筑的修缮措施“拖不得”,松江区文物保护点众多,只见“挂牌”不见修缮,“挂牌”的意义何在?有点让人看不懂。
外墙脱落房顶长草
1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松江区泗泾老街。开江东路上,马路两旁民宅白墙黑瓦,不少房屋外墙体大面积脱落,斑驳累累,有的屋顶上竟从瓦片空隙里长出了一连片的杂草,覆盖了整个屋顶。然而,这些破损严重的民宅“来头不小”,这条街上几乎每幢房前都挂有“文物保护点”的铭牌。
记者看到,开江东路34号文物保护点就有两块铭牌,分别为“松江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点”和“文物保护点”,落款单位均为松江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据铭牌上信息,这幢民宅名为彭氏宅,于清末年间建造,其中“文物保护点”列入时间在2016年1月。
记者发现,不仅在开江东路,“文物保护点”民宅遍及整个泗泾老街,庄氏宅、陈氏宅、张氏宅……邬先生说,文物保护点铭牌于1年前“挂牌”,但这些老建筑早于之前破损,长期得不到修缮,“挂铭牌的意义在哪里呢?”
记者又跟随邬先生来到老街上另一处文物保护点:北张泾村过街楼。这幢老宅被禁止入内,从外表看,墙体发霉、屋顶房梁断落、门窗亦不见踪影,破损程度十分严重。里面空无一人,垃圾丛生,好似遭到了火灾的“洗礼”。记者在老宅前的一块公告上看到,“经巡查,发现北张泾村过街楼因年久失修,有倒塌危险,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实施抢修工作”。让人不解的是,公告贴出时间是2016年1月,到现在过了整整1年,仍看不到应有的抢修工作。
封门封窗好似空城
随后,记者又来到松江区中山西路,这里地处松江老城区。记者发现,中山西路沿街一些商铺被水泥封门,有工人正在店面前砌水泥墙,这些商铺门口不少挂有文物保护点铭牌。据邬先生介绍,近一年来这些老宅内的住户陆续搬离,之后房屋就被水泥封门,与泗泾老街存在相同现象。这让他极为担忧这些老建筑的命运,是拆除还是另有他用?他无法得知答案。
记者行至附近的秀野桥,举目远眺,河岸两旁的房屋绝大多数无人居住,难见一丝人影,犹如一座“空城”。而这些沿岸房屋同样为文物保护点,只是破损不堪,有几处或被敲墙或被拆得一片狼藉。
在秀南街,这里每走几步便能看到一幢“文物保护点”民宅。这些造于清末民初的房屋已被水泥封门封窗,砌得严严实实。一位当地居民猜测这里今后会拆除重建。“这些房子以前住的都是大户人家,造的工艺好,要是拆了太可惜了!”
修缮方案何时出
邬先生和当地居民的担忧是否会变成现实?对此,记者分别联系到松江区文保部门、松江区泗泾镇人民政府和松江区永丰街道了解情况。
1月13日下午,松江区文保部门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些被评为文物保护点的房屋具有“法定身份”,将原地保护,“百分之百不会拆除的”。但他表示并不了解这两个地方的具体规划,只是称现在封门封窗是为了安全考虑,防止房屋损坏。记者问,为何这些“挂牌”的房屋年久失修,比如泗泾老街的过街楼?这位负责人回应,关于过街楼的修缮方案正在制定中,还未出炉,但可以保证“修旧如旧”。
记者又联系到松江区泗泾镇人民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泗泾老街的规划方案还在进一步完善中,尚需时日,不清楚也不便透露。目前,有部分住户为改善住房条件,已先期搬离出来,也有部分住户仍居住其中。
此外,松江区永丰街道老城办相关负责人回应,松江区中山西路一带属于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老建筑不会拆除,居民搬迁征询、房屋修缮等计划在有序推进中。“现在中山西路368号的徐氏当铺已经开始了修缮工程。”他透露,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今后计划打造为文化街区,兼有吃、住等各项配套设施。
只是记者采访中,没有一个部门,没有一个人回答为何“保护”“修缮”“规划”久久没有动静。
记者发稿前,泗泾老街一沿街店铺突发火灾,其一墙之隔即是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宝伦堂。(新民晚报记者 夏韵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