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大学路成为投资人和创业团队脑力激荡“风暴场”

27.08.2015  14:43


  在一场政府部门与创业者面对面的座谈会上,区域负责人问创业者“最需要什么”,创业者的回答竟不约而同:“能不能在园区开个星巴克?

  创业者要的并不是星巴克,而是星巴克所代表的咖啡馆文化。为什么创业者喜欢咖啡馆?咖啡馆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记者来到素有“咖啡馆一条街”之称的杨浦区大学路一探究竟。

  咖啡,只是个媒介

  大学路,800米左右长,有40多家咖啡馆、创意餐馆,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就在8月,又有一家DoCoffee开门试营业。

  在创业者眼中,咖啡馆是孕育新点子必不可少的场所,不少团队一呆就是一下午。每家咖啡馆有什么品种,是什么味道,创业者如数家珍。兆言网络CEO赵斌从硅谷归国创业,大学路是个重要因素。“好几个老美来上海拜访公司,发现大学路居然有美国最新款的‘冰滴咖啡’,立马爱上了这里。

  为啥创业者爱喝咖啡?“咖啡只是个媒介,可以让人坐下来碰撞和交互。通过价值、资源、信息的互换,一起创造新东西。”创客空间开发者姚净行说。杨浦知创投资发展公司总经理杜鹃认为,网络和微信永远不能替代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而大学路恰恰为思想碰撞准备了足够多的载体。

  “咖啡馆一条街”变成了创业者头脑风暴、创意迸发的“创客工场”,也成为投资人和创业团队脑力激荡的“风暴场”。仅这点,就让全市其他科技园区颇为羡慕。不少园区按照工业区思路规划,别说咖啡馆,就是生活配套设施都很缺乏。“一栋栋封闭的大楼,怎么吸引创业者?”在这里,还拥有不同阶段企业所需的办公空间:最小的,是众创空间,租1个桌子也行;稍大的,可以去大学路两侧的创智坊,80平方米左右的LOFT;再往后,是创智天地企业中心、科技中心,面积从几百、几千到上万平方米都有。也就是说,一条路浓缩了企业的生命周期。

  有咖啡,不等于能创业

  “咖啡馆一条街”并非自发形成,它是创智天地规划时专门开辟的一条路。一头连着复旦和财大,一头连着园区,让知识和产业连接。大学路的红火,也非一蹴而就。十年前,少有学生愿意创业,尽管有了一流硬件,却没有目标人群,创智天地冷冷清清,大学路因人气不足,变成了运动品牌折扣店一条街。

  初衷,并没有因此放弃。创智天地开始着手培育创业创新文化。比如,设立孵化器,建IPOClub创业咖啡馆,组织各种创业沙龙和活动,甚至在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十年后的今天,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从2%增长到20%。

  这时候,就需要创业外包服务,包括企业设立注册、投融资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大学路要成为创业一条街,就要让创业者和各类创业资源在这条路上交汇、融合,使之产生化学反应,这是关键的关键。而触发这种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咖啡馆和餐馆。”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总经理杨苓说。

  为了让大学路的氛围更浓厚,真正成为创业者交流的场所,在杨浦区相关部门、五角场街道和瑞安集团多方努力下,2012年率先允许大学路咖啡馆露天跨门营业,并对业态进行调整升级。“为了跨门营业的事,区里专题会就开了很多场。”一位亲历者回忆。创新,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咖啡街,为啥非来不可

  当街上有了咖啡馆和孵化器,如何才能让创业者“非来不可”?大学路的原型在硅谷,斯坦福大学旁边就有一条大学路,那是一批批知名IT公司的创业发祥地,也云集了一批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不妨看看硅谷经验。硅谷是创业者的圣地,全球顶尖创业者每隔一段时间必来此“朝圣”。因为,只有在硅谷,才能让创业者获得“补给”。

  创业者需要的补给,至少有三种。一是资金补给,也就是科技金融服务;二是信息补给,也就是潜在合作机会和思想交锋;三是产业补给,就是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大学路就是要做创新加油站,要努力提供这三种补给。”杨苓说。

  政府的职能是营造环境,实际上,真正能为创业者“加油”的是企业,包括上下游的企业,以及提供各类服务的企业。既然如此,大学路只有进行产业聚焦,把“对的人”吸引过来,让目标人群“非去不可”。经过产业研究,杨浦聚焦IT、云计算、大数据领域,关注相关领域的创新。一批大数据公司陆续落户,更多同类企业纷至沓来。大学路成为细分领域创业者高度集聚的高地,很快形成核心竞争力。从咖啡馆一条街,到创业服务一条街,到产业集聚一条街,大学路今天的创新创业氛围,浓缩了杨浦多年的探索。

  随着“科创中心22条意见”等政策发布,大学路也成为升级版创业园区的样本,咖啡馆则成为新型园区的“标配”。

  “下一步,大学路要成为创智天地乃至上海的创新轴,还会聚拢更多不同体制、不同方向的‘众创空间’和服务机构,创客们将有更丰富选择,让这里真正成为创业者灵感的孵化地、交流地、展示地。”杨浦科技创新公司董事长官远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