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新作《十面埋伏》将登台上海国际艺术节

17.09.2015  10:10

  一万多把剪刀如同达摩克斯利剑高悬于头顶,一大片红色的羽毛既血腥又让人觉得浪漫,在一出舞蹈中,装置艺术、剪纸、京剧等或传统或当代的元素拼接出一张和谐的面孔,这就是杨丽萍的新作《十面埋伏》。作为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委约作品、该剧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大厅揭开面纱。

  昨日,杨丽萍来沪讲述了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在谈到从舞台退居幕后的感受时,她说:"花开到最美的时候都会凋谢,我希望能在最美的时候,留下新的种子,让它们发芽。"

   "如今的舞蹈界危机四伏"

  舞蹈剧场《十面埋伏》是杨丽萍今年的新作,创作历时一年多,是继舞剧《孔雀》之后又一全新概念的舞台作品。该剧不仅融合了中国古典名曲,更融入了京剧、功夫等传统艺术元素,并邀请京剧裘派传人裘继戎参与编导、演出。对于舞蹈剧场,杨丽萍这样解释:"它将装置艺术、服装装置以及京剧、剪纸等艺术形式跨界结合,而舞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十面埋伏》带有强烈的实验色彩,是将传统经典艺术融入当代文化语境的一次大胆实践。

  通过舞蹈剧场的形式,杨丽萍从冷静的角度,展现了人性深处的欲望和恐惧,同时将亘古不变的追问呈现在舞台上--古今中外,不同的时空,十面埋伏的故事从未停止,"危机感,是如今每个人面临的问题,我们的文化处处有危机,古老文化一天天消失"。

  在杨丽萍看来,"如今的舞蹈圈也是危机四伏,很多国内的舞团越来越多地去模仿欧洲的东西,我们有没有自己的语言?其实,京剧就是舞蹈的命脉,它的唱念做打,在全世界来看,都是非常经典的"。杨丽萍认为,祖辈们留下的厚重的文化遗产,作为艺术家不能视而不见,"我们的文化虽然古老,看起来有点过时,但我们要做的是让它焕发新的光彩和生命,这是我们的责任"。

   "在最美的时候留下种子"

  《十面埋伏》中,演员的妆容以传统京剧扮相为源头,服装造型也同样源自东方元素,蕴含着古老东方的神秘、经典、哲理意味,而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融合京剧与舞蹈是个难题。其实,在舞蹈中融入京剧元素,在如今的舞剧中并非鲜见,但杨丽萍认为,其中的"度"很重要,不小心就会变成两层皮,"在把握这个度上,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一定天赋的"。

  从台前退居幕后,杨丽萍享受其中,"舞台对我来说是很小的空间,我常在心中的舞台起舞。老天爷给我的身体有局限,就像花开到最美的时候都会凋谢,我希望能在最美的时候,留下新的种子,让它们发芽"。而这些新的种子,除了优秀的舞台作品,还包括优秀的青年舞者,"我们有太多好的舞者,却没有遇到好的作品,很多现代舞作品,看得到编导,却看不到演员,演员只是编导的道具。通过这一部作品,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演员,我要把好的舞者,呈现给大家"。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