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来读读当代大学生写的短诗佳作
昨天,历时半年的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落下帷幕,全球828所高校的青年学子通过网络、新媒体“咏诗”、“赛诗” ,打造了一场盛况空前的诗歌“嘉年华”。记者了解到,短诗大赛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学子策划、发起、组织。大赛的主题则为“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主要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母语文化为价值导向,面向全球在读高校学生征集原创中文短诗。全球华语大学生写诗之热情,大赛的规模与盛况,令主办方感叹“万万想不到”!
特等奖与一等奖作品赏析
特等奖
过故人庄
(彭彪 湖北美术学院)
我在外面流浪,回来时
故乡瘦了一圈——
墩子叔走了,门前的池水
干了一半。
屋后驼背的柳树
头发散落了一地,
老房子蹲在坟边,屋顶的白云
仍在风中奔跑。
一等奖
你无法两次在镜中
(康苏埃拉 美国南加州大学)
你无法两次在镜中
注视同一双眼睛,同时
摘下因果倒置的酒杯
两枚,先后经过的死者无法
接近更深的黑色
而复数的你早已结痂,脱落而走失
尽管全无目的
为什么此刻还不开始谈论
谈论火,和所有响亮的树枝
一等奖
以倒叙的方式还他一条生命
(文刀 天水师范学院)
“躺在地上的他已无生命迹象”,
这句话,从紧急赶到的医生嘴里收了回去。
血泊中的他,逐渐有了心跳,
旁边蜂拥而至的人群散开了。
深红色的血液慢慢返回他的脑部,
血肉模糊的轮廓逐渐变得清晰,
破碎的摩托车也恢复原来的样子。
他又骑上了摩托车,
和拐弯处那辆与他相撞的卡车都开始往后退去。
一路感觉有点冷,但心底暖洋洋,
他迎风骑着摩托车,好快。
他站在阳光下,穿着洁白的短袖,
说道:儿子,我去给你买生日蛋糕,
嘴角,一撇微笑……
A 活动由谁发起?
上海交大学子发起,全球828所高校参与
大赛主题是“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主要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母语文化为价值导向,面向全球在读高校学生征集原创中文短诗。起初由上海交大学生策划、发起,组织,开始还担心没人投稿、参与。出乎意料的是,自5月13日大赛正式启动以来,便受到热烈欢迎。两个月收到来自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上海交大等全球828所高校的6528篇参赛作品。
短诗大赛在全球大学生中掀起了一股诗歌热潮:入围作品在微博上的阅读量已超过6000万。“地域跨度大、辐射面广,参与人数空前。而且,以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载体,开创了诗歌比赛组织与传播的新形式,关注度与传播力非常高。”短诗大赛策划人、上海交大2012级硕士研究生马仁义对扬子晚报记者说。
“当代大学生对于诗歌的热情、领悟和追求,深深地打动了我”,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主任朱健表示,青年学子寓情于诗,以诗言志,诗里诗外,都值得我们为之喝彩。他们的短诗佳作让我们读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沿袭,读到了情感和思维的力量。大学生理应成为创新优秀文化的主体,而通过新诗这一文化体裁,不仅可以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更可以将“仁、义、礼、智、信”等文化精髓传承和发扬光大。
B 哪些作品获奖?
10位终评评委均对诗歌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研究,本身是诗人或诗评家。他们是:诗人、《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诗人、《南都周刊》总编陈朝华,诗人、新华社安徽分社副总编陈先发,诗人、《半月谈》执行主编周清印,台湾诗人须文蔚,作家、《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诗人、诗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诗评家、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何言宏,诗人、复旦大学教师肖水,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长胡晓明。
最终,52篇获奖作品从近7000篇参赛稿件中脱颖而出。从预选到初评、复评、终评,一首备受好评的现代版“乡愁”——《过故人庄》拿下大赛最高奖项——特等奖。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康苏埃拉的《你无法两次在镜中》与天水师范学院文刀的《以倒叙的方式还他一条生命》获得一等奖。
“每一条路都通往故乡,而我们却正背向它,行走在消逝中。”特等奖获得者,来自湖北美术学院的彭彪说,“这首《过故人庄》中死去的‘墩子叔’可以是我们熟悉的一个人、一段历史,也可以是东方式的传统乡村。”
王明韵评价说,这届参赛大学生的文学整体水平较高。虽然许多参赛作品在艺术上还显得青涩,形式创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大多情感真挚、朴素,富有青春气息,较少无病呻吟和故弄玄虚,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清新向上的精神面貌。
陈朝华则评价说,通过大学生心中的文字,让诗歌精神在庸常逼仄的生活中焕发了烛照青春的光芒,在生活的真实与灵魂的孤傲之间,折射着当下大学校园原生态的认知坐标与梦想图谱。
C 大赛意义何在?
“牵手”新媒体,诗歌魅力创新传承
“牵手”新媒体,诗歌有了“重焕光彩”的力量。大赛组委会希望通过微博这一新媒体平台,将短诗独有的魅力,便捷地呈现到网络用户的视野,使“诗”这种曲高和寡的文学形式在大学校园重新焕发活力。同时,借助校园诗歌的力量,可以使全球华语大学生重新审视中国文学与中华文化的魅力,尤其是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这也是我们短诗大赛的根本目的,将目前最具传播力的新媒体形态——微博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体裁结合起来,给每一位关注个人心灵和社会发展的大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鼓励他们‘写首像样的诗’”,马仁义介绍,大赛挖掘出来的这些优秀诗作,都是通过预选、初评、复评和终评等层层把关,为广大网民和专业评委皆认可和接受的。它们不仅可以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更可以传递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关于诗歌与新媒体的结合,著名诗人臧棣说:“诗和互联网之间的结合,为这次的诗歌大赛增添了很多新意。这种结合,也为我们体会当代诗的可能性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参照。我觉得,最大的新意,应该是一种开放性。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参与诗歌大赛,比其他的方式,更能显示出一种诗的民主。”
■专家视点
在大学里写诗,是件很酷的事
“这些诗歌有的相当出色,但也普遍存在着因袭套路的问题。”臧棣认为,“问题的责任主要不在学生,而在我们的诗歌教育。特别是针对年轻学子的诗歌教育,普遍存在着僵化和落伍的问题。”“我们的诗歌教育面临着最迫切的任务,依然是摆脱既有的诗歌偏见,不断打开人们的诗歌视野,以便让人们在更开放的诗歌可能性中,选择自己认同的诗歌”,臧棣说。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何言宏等专家呼吁:诗歌应该成为一种人类面向未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浮躁的世界和快餐化的生活中,现代人更应让心灵与诗歌对话,放慢生活脚步,让心灵在诗意的自由中栖息。
“在大学里写诗,其实是一件很酷的事。”在臧棣看来,“这就相当于一种秘密的身体修行。因为写诗,既涉及对天赋的自觉,也涉及生命意志的自我觉醒。所以,这应该是大学生从事诗歌写作的生命动机。”“假如以人生为尺度,诗涉及一种终生的自我教育,诗触及的生命秘密和生存洞察,是别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面对白纸,或空白的屏幕,你开始写诗,就意味着你正接近最本质的生存真相:你可以通过诗的语言重塑你的生命。”
此次短诗大赛,在年龄上与参赛者最为接近的终评评委,人气作家、《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提出设问:“什么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就是心里还有诗歌的时代。年轻人都是天生的诗人,留下最好的一首诗,就和留下最美的一张照片一样,值得长久回味。”
来源:《扬子晚报》 2014.10.11 第A7版
原文: 来读读当代大学生写的短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