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56.2%来沪务工人员认为子女入园难
原标题: 56.2%来沪务工人员认为子女入园难
据《劳动报》报道,56.2%的来沪务工人员认为存在入园难的问题,而能够入园的民办幼儿园又面临师资短板,上海师范大学近日发布了《中国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发展研究报告》。
在两年的时间里,课题组调查了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等城市,访谈了300余名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及1800余名家长。43%的家长认为民办园收费太高、入园贵;认为幼儿园师资力量偏低的占17.2%;另外还有15.6%的家长认为办园条件急需改善。
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主要是在民间力量主办的专门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幼儿园或者看护点。课题组负责人陆建非教授表示,这些幼儿园面临着学生流动性大、教师流动性更大、生源质量弱、生源数量不稳定等问题,使本来办学就举步维艰的幼儿园更是雪上加霜,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
调查显示,这类幼儿园的教师大多不具有教师资格证或不是学前教育出身,他们很少接受培训,缺乏交流业务的机会。从年龄上看,教师以20至25岁的未婚大中专院校女性毕业生为主,70%的教师工龄在3年以内;而保育员以年龄偏大的女性为主。不少教师是为了积累经验,变为成熟型教师后就跳槽到其他幼儿园,或者回原籍参加入编选拔,也有的流失到其他行业。所以这些幼儿园、看护点成了“无经验教师的成长基地”。如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在幼儿园的教师学历主要是中大专,52.6%教师的教龄为一年以下,只有10.5%的教师工作时间超过3年;教师月工资整体不高,其中2000元以下的占40.9%。
此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幼儿园还存在“都市文化孤岛”问题。幼儿园的教师基本是外地毕业生,几乎没有上海本地户籍教师。教师们操着乡音教学,有时师生籍贯来源比较一致,学生听到方言也觉得很习惯。如此一来,上海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就难以融入校园和课堂,容易造成社会阶层的隔阂,成为都市发展的隐患。